混戰持續了兩個時辰,隨著中軍平定後後方的****,援兵開始到來,張曼成率領著隊伍開始撤退。
“全軍追擊,務必全殲賊寇,為死去的將士們報仇。”楊毅吐了口血絲,含恨吼到,看著自己手下的兵士一個個倒下,心裏充滿了怨氣。
“不可,窮寇莫追,萬一敵兵有人接應,那就危險。”魏延聞聲,立刻勸阻到。
“文長所言極是,此時應該著急尚存的將士,清點下我軍的損失,將死去的將士就地安葬,以免產生瘟疫。”黃忠一手持刀,一手撫須,附和道。
“不必多言,追擊!定要全殲來犯之敵,要不我怎麼對得起死去的弟兄。”楊毅不顧黃忠與魏延的反對,龐德公那麼力薦自己,這才剛出來沒多久就死了那麼多人,他感覺要是不殺掉張曼成一夥,自己沒法向那些士族交代。
“若要追擊,須斥候先行,在派人玩中軍處稟明情況,方可追擊。”
黃忠雖然是義兵的副統領,但是真正的決定權還是在楊毅手裏,見楊毅要一意孤行,隻要拿需要得到刺史的命令來壓他。
“戰場形勢千變萬化,此時黃巾已如落水之狗,等稟報玩刺史在追擊,黃巾賊寇早午蹤影,你可領人去中軍處稟報,我自行帶兵追擊。”此時楊毅腦子還不怎麼清醒,就一個想法,把剛才欺負自己的黃巾賊給殺光。
“我還是隨大人前去把。”黃忠無奈道。
楊毅一路緊追不舍,張曼成就算沒有讀過書,但是打了這麼久的戰,斷後的道理怎麼會不知道,早已分出了所剩兵力的一半,由帳下親兵統領,沿路設伏,多梯次阻擊,不僅拉慢了楊毅追擊的速度,還讓窮追不舍的楊毅吃了幾個小虧。
在快出來棗林的時候,張曼成彙合了偷襲漢軍後軍的不對,兩兩相加,手下的人數比之偷襲前軍的時候還多,覺得就在棗林出處在打一次伏擊。
“楊都尉,你這一路如此不管不顧,敵兵若此悉數埋伏於一處,要吃大虧啊。”魏延麵帶憂色,這一路追來已經遇到了兩次埋伏,可惜人數都不多,但已經讓原本帶著乘勝之威追擊的義兵如霜打了的茄子,沒有了初時追擊的士氣。
此時楊毅已經快追出了棗林了,一路追來都沒瞧見張曼成的大部隊,倒是讓他清醒了些,瞧了瞧自己的隊伍比追擊的時候又少了三分之一,大為後悔,可是不追下去又不甘心,心中左右為難,命令道:“全軍將士集合。”
“渠帥,漢軍好像發現我們了,沒有在繼續追!”
“兄弟們,這些漢軍的‘戰力’剛才你們也見識了,直接出去幹掉他們。”楊毅不甘心,張曼成又怎麼會甘心,接到自己斥候的回報,得知漢軍沒有在繼續前進了,想想這一路被那些隻會玩女人的漢兵追的和狗一樣,他的心裏一樣是怒火中燒。
“都尉,前方忽然出現一大批黃巾,正向我們殺來。大約一千餘人。”
魏延的臉上露出果然被我言中的神情,然後瞪眼望著黃忠。
“事急以,張曼成所率黃巾皆是精銳,更以逸待勞,我軍氣勢已衰,恐難抵擋,請都尉前往刺史處求援兵,我等原地結陣,拖住敵軍,待援兵來到,黃巾一戰可下。”黃忠焦急道。
楊毅也知道,來偷襲自己的黃巾絕對是宛城裏最驍勇的黃巾了,宛城黃巾頭領帶領的兵不可能是那些把鋤頭當武器的民夫,而自己的義兵怕是荊州軍中最弱的一部分了,比不是久經訓練的正規兵士肯定的,士族不可能吧最精銳的護衛交給自己。
聽從了黃忠的建議,不過卻不是自己親自前去討要救兵,隻派了幾個斥候去,現在正是困難的時候,變相的臨陣脫逃楊毅還幹不出來,他要是跑了,士氣肯定得大降,就算是有黃忠魏延也無回天之力了。
此時離偷襲時已經過了四個時辰,已是黎明時分,夏日的陽光總是很早出現,楊毅和義兵們都看到了遠處的黃巾正向著他們殺來。
一千多人奔跑時帶起的塵土飛飛揚揚,震天的殺聲從黃巾賊寇處傳來,追了一宿的義兵原本就十分疲憊,此時更是一片嘩然。
“莫要慌亂,爾等三人戰成一排!”楊毅此時已經成為了眾人的主心骨,聽到他的聲音立刻按他的話三人排成了一排,不知道剩多少的義兵三人一排多出了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