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推枯拉朽(1 / 2)

第四卷帝國東升第九十八章推枯拉朽

非但如此,大明還在準噶爾部開辦了許多學校,規定所有準噶爾部貴族的子弟都必須到學校學習各種儒家文化的經典,培養他們對大明子的忠義。

這簡直在斷準噶兒部的未來,對於學校和從大明過來的士子儒生,噶爾丹恨之入骨,卻不敢明著拒絕,他偷偷指示幾個部落,把大明開設的學校搗毀了二個,並將學校的十數名老師殺害。

這一下仿佛捅了馬蜂窩,大明向準噶爾部派出一波*的人馬,不但對噶爾丹進行嚴厲喝斥,而且要求噶爾丹協助查出這是何人所為。噶爾丹心中有鬼,協助時自然是漫不驚心,隻是半個月之後還是被大明查了出來,結果動手的兩個部落,一共一千五百餘口全部被大明軍隊屠殺的幹幹淨淨。

這可是不分老幼的屠了一個幹淨,大明隻出動了一個團就在準噶爾地盤上橫行無忌,所有沿途的部落對這支明軍都噤若寒蟬,吭都不敢吭一聲,完成這次滅族任務後,明軍才退出準噶爾的地盤,從此再也沒有哪個部落敢對朝廷開辦的學校無禮。

噶爾丹偷雞不成蝕了一把米,威望再次大跌,這些年,準噶兒部的日子過得越好,各個貴族頭領對大明的忌憚則越大,一旦得罪大明,現在的生活又要陷於以前那種朝不保夕的日子裏,無論是貴族還是普通牧民,誰也不願過以往那種沒有保障的日子。

正因為如此,大明對於噶爾丹這個忠順王也越來越不客氣,哪怕是一個普通文官也敢和噶爾丹平等對視,有時甚至直斥其非,噶爾丹也不得不隱忍。

“阿奴,我這個大汗當得太窩囊了,有時候我真想不顧一切,與漢人拚個魚死網破。”

噶爾丹這話更象是賭氣,阿奴知道自己丈夫的隱忍功夫,隻是柔聲勸解,半響之後,噶爾丹重新振作起來,傳下命令,召集軍隊,準備作戰。

雖然噶爾丹對於大明皇帝的旨意有很大抵觸心裏,但收複烏拉爾山以東之地對於準噶爾部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噶爾丹還是決定遵旨而行,其實就是對準噶爾部沒有好處,噶爾丹此時也沒有勇氣違旨。

在平順王的汗帳內,麵對大明欽使時同樣一幕出現,胡人可汗如同一隻忠犬一樣伏在地上聆聽著大明子的聖旨,當聖旨念完,策妄阿拉布坦口頌萬歲後起身,對大明欽使依然恭恭敬敬。

與噶爾丹表麵尊敬不同,策妄阿拉布坦是發自內心的恭敬,他當然明白,若沒有朝廷支持,他別與噶爾丹平起平坐,早就被噶爾丹找機會宰了。

“對於皇上的旨意,平順王不知有何意見?”傳旨欽差,禮部郎中丁少農臉帶笑容的道。

若對噶爾丹打壓多於懷柔,對於策妄阿位布坦,朝廷則是懷柔多於打壓,不論是商人還是大明的文官,對於策妄阿位布坦明顯比對噶爾丹更客氣。

“丁大人客氣了,王對於皇上旨意一自然是遵從,如何敢有意見?”策妄阿拉布坦幾乎是拍著胸膛,又遲疑了一下才道:“隻是王兵力不如噶爾丹,不知此知出兵,該聽誰的?”

“平順王不必擔心,除了噶爾丹,大明會派出定北伯一同出征,平順王隻需聽從定北伯的軍令即可。”丁少農笑著答道。

“那王就放心了。”策妄阿拉布坦臉上猶豫已然消除,對於自己這個王爺聽從一個伯爵的指揮心中完全沒有絲毫障礙。

弘光二十六年七月,由杜山所領的五千明軍與噶爾丹、策妄阿拉坦所領的各自二萬蒙古軍隊在科布多會師,大明軍隊一身鮮豔的紅色,騎在高頭大馬上,白色的翎羽隨著微風輕輕顫動,顯得威風凜凜。

噶爾丹、策妄阿拉布坦所領的蒙古軍隊也不差,他們一半人換上了大明賣給的火槍,全身著甲,但從外表看,比明軍還要威風,隻是這些甲胄對於大明的步槍來完全沒有防禦作用,隻增加負重而已,蒙古人非要著甲,大明自然也不好阻止。

或非,看到沒有著甲的大明士兵,蒙古人可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簡短的會議後,杜山撥出長劍,向著西伯利亞的方向一指:“出發”

數萬大軍撥營而起,對著西伯利亞方向滾滾而去,為了防止噶爾丹和策妄阿拉布坦兩人產生摩擦,杜山命令噶爾丹和策妄阿拉布坦兩人分據一路,而杜山自己作為中路,大軍分三路對西伯利亞的俄羅斯據點發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