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男人呀不能光看臉(1 / 2)

今日清明祭祖,這世界的人對祭祀祖先很看重。

三叉村是官府近百年內安置過來的災民,慢慢形成了村子。有些人家來的晚沒墓可以掃,可也有例外,比如宋家。

宋老頭是跟著同鄉安置過來的,那時他還是個三歲多的孩童,同鄉不止把宋老頭當自己娃兒養大,還把女兒嫁給他做了媳婦兒,就是宋知安的奶奶。

本是和和美美的一家,可同鄉死了沒多久,他女兒也死了。

連百日都沒過,宋老頭就續了馮氏又生下兩子一女,至於養大他的同鄉恐怕早忘到了天邊。

嬋家和宋家來三叉村時間差不多。

據嬋老爹說,當年他跟著爹娘和哥哥姐姐們一起逃荒,等朝廷把他們安置在三叉村時隻剩他爹和他,所以嬋家每年祭祖不止要掃墓,還要在家祭祀牌位。

這些都沒嬋娟的事,女性是沒有資格祭祖的。

“我跟你說,那死丫頭真要跟宋知安定親!”

嬋娟忙蹲下身,死丫頭說的是自己?

祭祖要準備挺多東西,其中有個油果子叫子孫果,做起來麻煩但又必不可少,先要用白麵和麵,這麵團也講究軟了不行硬了也不行,麵不用發酵直接揪了搓成球,再在筲箕上搓成有點像貝殼的形狀,再下油鍋炸。

家裏人都被分派了活兒,連七歲的冒冒都穿了身幹淨衣裳等著祭祖。

嬋家隻有兩個閑人,嬋娟和小姚氏。

小姚氏要看孩子,嬋娟看著別人忙活又搭不上手,想著不如到山裏逛逛,順便把那兩隻野雞放出來,晚上給祖先添個菜。

沒想到啊,跟她一樣閑的無聊的人挺多!

“不能夠吧,嬋家那丫頭整天跟著宋秀才,見著別人都是鼻孔朝天的,她能看上宋知安?”

“宋知安咋啦,我看挺好的。”這是裏正家的小孫女李妙,好像14還是15來著,這姑娘和宋文青的妹妹交好,原主曾經想通過她討好宋文青的妹妹,可人家根本不搭理原主。

“小姑娘家家的光看臉,嫂子是過來人,這男人呀不能光看臉,還得看...”

嬋娟是萬萬沒想到,這年頭的小媳婦兒還挺膽大,她本是縮著身子在矮石頭下麵,都想探出頭去看看是哪個小夥兒這麼有福氣。

李妙問:“還得看啥?”

“哎呀,等你嫁人就知道了,咱不是說那倆定親嘛。”小媳婦聲音有點羞惱,像是拍了姑娘一下,這時旁邊又有聲音道:“那倆真的定親了,請的還是官媒秦娘子,昨天我看見宋知安領她去的嬋家。”

“真的假的,那是定下了?”小媳婦問。

那人又道:“我看前幾天說勾搭那事十有八九是真的,要不咋那麼著急找媒婆上門,嬋家那丫頭走個路都要扭三扭,說不定娃都揣上了!”

這不是和張氏交好的梁嬸家兒媳?

小婦人嫁過來有好幾年了,和原主不熟,平日裏看著唯唯諾諾說起閑話來跟她婆婆有的一拚啊。

嬋娟摸摸自己肚子,她連宋知安的手都沒摸過,咋揣?

張氏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盤,把她和宋知安有染的事坐實了,等宋文青娶姓姚的姑娘也不會有人說攀高枝之類的話,說不定還要同情他一波,而自己就是挨罵那個!

“宋知安才看不上嬋娟,肯定是她勾搭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