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苗一日日長大,抽穗開花沉甸甸的垂下頭。
時光轉瞬即逝,八月十五團圓節剛過,三叉村便發生了件了不得的大事,宋秀才的新媳婦從縣城娘家回來遇到打劫,懷孕才四個月姚娘子當場就見紅了,回村時裙子都染得血紅血紅的。
大夫請過一波又一波,最後請了穩婆...
嬋娟聽到這個消息時正在喂雞。
嬋家如今養了近百隻雞,都是她假裝從山上撿回來的,有大有小,每天能撿二十多個雞蛋。
“娟兒,咋不去收拾東西?”
張翠花大包小包的往院子裏搬,其他人也忙的不行。嬋娟點點頭,“阿奶,我一會兒就收。”
費縣令給的100兩銀子,分給宋知安五十兩,他開始是不收的,嬋樹原封不動拿了回來,嬋娟無法親自過去,說起宋大郎的腿他才猶豫收下,“這銀子就當宋某借的。”
她當時怎麼說來著?‘慢慢還’?
還有育苗的65兩銀子,雜七雜八下來隻剩35兩,給宋知安分了5兩,裏正10兩,自家還剩20兩。
這70兩銀子,嬋娟把嬋家隔壁的地買了。
本是荒地裏正15兩銀子賣給她三畝,之後她又拿出40兩修了一大一小兩個四合院。為著房子張翠花和她賭氣好幾天,見她堅持又抹著淚抱著她喊‘娟娟兒’。
大的是給嬋家蓋得,嬋家人多。
小的是給自己蓋得,等成婚後便住進去。
“娟娟兒,陪阿奶再去看看。”院子修好大半個月,張翠花每天都要讓她陪著去看看,還以為今天要搬進去,這一趟能省下。
“阿奶,娟娟兒腿都走細了一圈。”
新房在老院子隔壁,幾步路就到,四四方方的院子沒有什麼講究,泥巴牆青瓦房。正麵對著土路一扇朱紅色木製大門,正對大門便是堂屋,堂屋左右各兩個房間,剛好對上大門左右兩個房間。
院子左右各五間,總共18間屋子。
院中大樹是從老院子移過來的,嬋老爹說,這樹要跟著一起走,不然他就不搬,幾個哥哥弄了好幾天才把樹挪過來,嬋娟偷偷用空間水灌了兩次,如今老樹葉子舒展,想來紮根了。
“你說說,這麼多屋子給誰住?”
樹下放著一把長凳,張翠花坐在凳子上捶腿,說著抱怨的話,嘴角的笑卻是沒落下。
“這哪裏多?大嫂也快生了,冒冒要搬出來住,再等三哥五哥成婚給你生一堆重孫重孫子,隻怕這幾間屋子都是不夠住的。”嬋娟靠在樹幹上打趣。
“哎——說起成婚,你也快了。”
原主生辰在5月初5,和她同一天。
如今已滿17歲,最遲明年5月初5得過門,嬋娟盯著樹皮看了許久,對上張翠花擔憂的眼彎唇笑道:“我還早著呢,六哥也不知咋回事,五哥媳婦都要過門了,他咋不樂意定親?”
“老娘才不管那個皮小子,不娶就不娶,又不差他傳宗接代!”
張翠花板著臉恨恨道。嘴上說的硬氣,為嬋林的婚事軟的硬的都使上了,無奈嬋林那個人看著好說話,可就婚事上愣是沒鬆口。
真叫人愁...嬋娟一驚,她越來越融入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