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之後,康熙更疼她,處處維護,哪怕老九見天瞎胡鬧也沒訓她一句,對宜妃可以說盡足了心意。
有皇太後壓陣,總算消除了不利影響,董鄂七十之女進四貝勒府為格格這事,各方反應不一而足。攤上這種事胤禛很不高興,對董鄂氏的出身他還是滿意的,除福晉之外側福晉並一眾侍妾全出自漢軍旗,他不滿很久了,董鄂氏進府能稍稍緩解尷尬。
至於造成這一切後果的董鄂氏本人,心理落差是不小,她深思熟慮之後又下定決心,在潛龍邸做格格也比跟胤禟強多了。按理說貝勒府上該有兩個側福晉,四貝勒府隻有李氏一個,憑她的出身遲早晉位份,有什麼好擔心的?
李氏出身寒微,其父不過是個四品官,竟在新皇登基後封了妃;宋氏更是卑賤,她是教胤禛房中事的通房丫鬟,膝下連個兒子都沒有,也在雍正元年封了懋嬪;耿氏在胤禛登基之前不過是個格格,雍正元年同樣翻身成了裕嬪……
都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話再對也沒有了。
嫁給胤禟做嫡福晉有什麼用?
說難聽點還不如沒名沒分跟著新皇。
董鄂氏心願達成,她痛快了,殊不知有多少人因此事厭惡她。
太後其一,德妃其二,宜妃其三。
宜妃原恨不得撕了她,還是太後補救及時,給胤禟挑了個更好的福晉,這才消了她心頭火。胤禟的狀態也差不多,能趁早認清董鄂氏同她劃開界限是好,丟臉也是不可避免的。出了這事,好些個兄弟都拿他和老四說笑,胤禟是康熙這些兒子裏頭長得最俊的,還是有人瞎眼瞧不上,寧可做個不上玉牒的格格也不樂意當他嫡福晉。
八卦得差不多,他們還搖頭晃腦總結道:人各有誌啊,人各有誌。
話裏頭的奚落連傻子也聽得出。
要說他們還算好,富察家才真真正正惦記上了董鄂七十,不會教女兒就不要生!這麼個禍害你還養大了,早該溺死在尿盆裏!
……
不過這是後話,眼前富察家還不知道這茬,同輩兄弟七八人歡歡喜喜等在神武門前,將寶珠接了回去。
富察寶珠瞧著一身仙氣兒,實則生性嬌憨,這是全家同心協力慣出來的。在富察家,妻妾和睦,手足情深,寶珠是全家的寶貝,沒見過什麼齷齪事,也不覺得這世道對女人有多苛刻。
但凡她受了丁點委屈,額娘並一眾姨娘能把人剝皮拆骨,兄弟們變著法哄她開心,阿瑪更是有女萬事足,一天沒見著寶珠飯吃不香覺睡不著。
寶珠進宮選秀之前,她家人早已經打點好了,加上三叔是內務府總管,她在宮裏吃好喝好,沒吃一丁點苦。反倒是她阿瑪額娘瘦了一圈,兄弟們儼然成了“望妹石”,有事沒事就眺望內城,掰著手指頭算日子,隻盼她早日落選出宮。
寶珠虛歲十五,這麼小嫁什麼人,富察家隻盼留她到十八,再訂婚事。
原沒多大問題,就遇上董鄂氏這攪屎棍。
說起來,寶珠是知道的,董鄂氏搞出事來之後,太後娘娘曾經召見過她,話沒挑明瞭說,意思傳達到了。寶珠同富察家其他人不同,她想著嫁誰不是嫁呢,嫁給皇阿哥做嫡福晉還能少跪一些,至少身份高!也是因此,她高高興興出了宮,讓閑得發黴的兄弟幾個盼了又盼把人盼回了家。
看寶珠這氣色,全家都當事情成了,過了大選這一關,他們還能留寶珠三五年,然後再找個好的嫁過去,誰知道第二天就迎來晴天霹靂。
馬斯喀在幹清門東階下接了旨。
襄事大臣宣旨的聲音尤其響亮:“今以富察氏女作配與皇九子胤禟為福晉。”
我的祖宗誒!——
馬斯喀白眼一翻,就暈了過去。
襄事大臣給他唬得一愣一愣的,還是頭回遇上這種事,富察家滿門重臣,咋這點世麵都沒見過?這就高興得暈過去了?
虧得馬斯喀直挺挺在地上躺著,沒看到對方的表情,也不知道他在想啥,否則幹清門外保準釀成血案。
你可以說我沒見過世麵,老子懶得和你計較,但草他娘的你不能褻瀆老子愛女之心!
啥叫高興得暈過去了?明明是悲痛欲絕如喪考妣!
自家養了十幾年水嫩嫩的白菜就這麼讓豬拱了!
聖人瞎眼!天道不公啊!
馬斯喀暈了約摸一刻鍾,他恍恍惚惚還夢見自家閨女穿著大紅嫁衣出閣的樣子,那夢太駭人,馬斯喀趕緊醒轉過來,迎接他的卻是更慘無人道的現實。
“我沒聽清楚,你再說一遍?”
看在他是穿戴麒麟補服正一品官的份上,襄事大臣又宣了一回,馬斯喀就幹笑出聲:“你找錯人了,這聖旨一定不是給我的,趕緊找我二弟馬齊來,他家格格才是正主!”
襄事大臣:…………你逗我?
馬斯喀壓下滿心悲痛,趕緊遞牌子求見康熙,一進南書房就噗通跪下。
“皇上!萬歲爺!您可要替老臣做主啊!老臣就這麼一個心肝寶貝,還想多留幾年,特地問您求了恩典!那傳旨的瞎了眼竟然找上臣,讓臣趕緊接了旨去擬嫁妝!連九福晉他阿瑪都能認錯,他還不致仕,他還能幹啥呢?”
康熙端了茶碗想喝一口,聽到這話差點給嗆著,忍了半天才說:“就是你家格格,愛卿莫要自欺欺人。”
馬斯喀直接跪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不!臣不相信!皇上您分明答應給臣恩典……”
看他這樣康熙都驚呆了,不就是個閨女嗎?
重點還不是這個,你家閨女左右都要嫁人,配給胤禟怎麼的讓你哭成這樣?
堂堂一品大員在南書房哭得跟死了媽似的!
這畫麵太美,瞎了皇帝一雙眼。
康熙懶得和他講道理,麵無表情否認說:“愛卿休要自欺欺人,富察氏女正配胤禟,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