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都忠心耿耿,伺候寶珠很是仔細。
寶珠讓天冬取的是她親手釀的青梅酒。
或許真是同媧皇娘娘有緣,傳說女媧化甘露為酒,賜凡間。寶珠也有一手很了不得的釀酒術,她每年都釀青梅酒菊花酒,味道自不用說,更有排毒養顏消除疲勞之功效。
索綽羅氏並一眾姨娘每日都要喝小半杯,精神好了皮膚好了氣色也好了……除了分出去的,寶珠自個兒留得不多,到這會兒青梅酒還有不過五六壇,她讓天冬取了兩壇來,剩下就更少了。
看嬤嬤滿臉納悶,寶珠解釋說:“這是我親手釀的青梅酒,額娘喝了說好,送給太後娘娘宜妃娘娘嚐嚐鮮,不是什麼稀奇玩意兒,權當是個心意。”
索綽羅氏又讓嬤嬤給兩人遞了紅包,說是招待不周,讓他們拿去吃茶。
接了賞賜還給回禮這種事,宜妃是頭回遇見,瞅著擱在炕桌上的哥窯孔雀綠冰裂釉小酒罈,真是小巧可愛。聽柳嬤嬤將寶珠那番話學了學,宜妃就來了興致,讓跟前伺候的拿個小酒杯來,準備開壇嚐上一口。
壇蓋剛一打開,清雅酒香撲鼻而來,嗅著那香氣便覺渾身通泰。
宜妃原沒抱多少期待,這會兒卻連視線都絞在酒罈上,柳嬤嬤伺候她有三十年,最會察言觀色,見娘娘心喜,動作毫不遲疑,趕緊斟出一小杯來。
宜妃抬手接過,起先是置於鼻端嗅了嗅,酒香十分清雅,她細細抿上一口,宛若置身青梅園,全世界都酸酸甜甜的,周身清爽,暑氣盡消。
“本宮真該好生謝謝董鄂氏,若不是她恬不知恥幹出那等事,我兒能挑上這麼個妙人?”
看娘娘這樣,是很中意富察氏了,柳嬤嬤連聲說:“早先就聽過富察家的傳聞,他們家格格都是寶,尤其咱們九福晉,那是讓全族捧在手心裏疼的。模樣不消說,是一等一的好,老奴每回見著她就像見著觀音菩薩,瞧著大慈大悲,那一身氣勢卻不是蓋的。這屆那麼多秀女,她尤其不同,與咱們九阿哥那是天上一對地上一雙,登對極了。馬斯喀大人明裏說過想多留她幾年,聽說去求了聖上,這不還是指給咱們九阿哥了,都是註定的。”
這話說到心坎上了,宜妃擱下酒杯,笑道:“這還沒大婚呢,本宮就忍不住想疼她,柳嬤嬤,你去胤禟宮裏走一趟,讓劉氏郎氏乖覺些,這節骨眼上別惹出事來,福晉進門之前誰要是敢搶著開懷落了富察家的麵子,就別怪本宮斷她生路。”
柳嬤嬤趕緊去了南三所,宜妃則坐上軟轎去往慈寧宮,蓋因柳嬤嬤說太後娘娘也得了一壇,這不正好能聊上幾句。
另一頭,賜婚聖旨下來之後,欽天監監正反復測算,從往後一年裏頭擇出五個吉日,呈至康熙跟前。最近是今年九月,年前年後也有,再然後就是富察寶珠的生辰——來年三月十五。
這個日子特地用墨圈出來,備註說是黃道吉日諸事皆宜,又與兩人八字相合再好不過。
若擇九月,富察家備嫁妝都來不及。過年那坎兒上也不是折騰這些的時候,康熙稍微一琢磨,就認可了欽天監的說法,來年三月的確是好,那就這麼定下。
圈好日子,康熙又傳旨意給九阿哥胤禟並富察馬斯喀,將這事通知到了,讓兩頭趕緊忙活起來。
說是讓他們都抓緊,胤禟這邊有專人為他操持,真正亂成一鍋粥的唯有富察家。
首先要趕製嫁衣,其次就是嫁妝的問題,本朝女子嫁妝對婚後生活尤為重要,說得簡單點,寶珠陪嫁的頂櫃立櫃這類家私是要擺在南三所胤禟房裏的,往後出宮建府也得一併帶走,一直用到他倆上天還能傳給子孫後代。
又因推崇不拿夫家一針一線,女子的陪嫁須得麵麵俱到,幾乎要涵蓋所有方麵。
陪嫁衣裳七十二套,包含春夏秋冬四季。再有家私、器具、綾羅綢緞、皮張等等,甚至田莊鋪麵、金銀首飾、古籍字畫、古玩擺件……三兩句話還真說不齊全。
律例對嫁妝台數沒有明確規定,就一條,皇子福晉不得越過太子妃。
太子大婚之時,瓜爾佳氏陪嫁一百四十八台嫁妝,富察家草擬一百二十八台,準備將每台都塞滿,加起來恐怕比別家二百台還多。
馬斯喀福晉開府庫私庫不吝惜將好東西全拿出來,府上五位姨娘也從自個兒的私房裏頭挑了些撐門麵的。馬齊、馬武、李榮保福晉更是上心,她們當嬸子的不好添家私就挑了金銀首飾送來,再有蜀錦雪緞翡翠珍珠……富察家三服之內全忙起來了,五服之內都在琢磨準備什麼添妝。
所以說女兒都是賠錢貨,養大就不容易,成親更是淨賠不賺。
虧得富察家代代都是能耐人,不動聲色就掙下了厚重家底,否則嫁個閨女就能把府上掏空。
福晉索綽羅氏心裏有數,陪嫁這些動搖不了根本,她有心想安撫兒子兒媳卻發現家裏人全一個德行,巴不得多拿些,莫說家大業大陪嫁這點無傷大雅,便是真把好東西全搬空了,這麼多兒子還掙不回來?
富察家和別家不同,他們子孫成器,全不用祖宗蔭蔽。
這些動靜寶珠聽到了,卻沒跟著操心,她把繡嫁衣、龍鳳錦被的活全攬下來,索綽羅氏原想交給江南那頭的繡娘,最後讓寶珠收兩針便是,她攔著不讓說閑著也是閑著。
寶珠很快就畫好了繡樣,備齊絲線,又拉了金銀線備用,這才焚香淨手沐浴更衣忙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