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2)

第51章 風寒

為皇者,上承天命,下治萬民。康熙在位將近四十年,到底是見過大場麵的,他隻懵了一刹那,就自然的挪開視線。

眼瞧著場麵有些僵,太子笑問:“如何不見九弟?孤還想抱抱小侄兒。”

康熙就笑駡道:“你卻不想想,這樣的天兒,老九敢抱小阿哥出來?”

太子連聲告罪:“皇阿瑪說得是,兒子疏忽了。”

聽這話便是玩笑,康熙哪會怪罪?便道:“早間胤禟同他福晉來幹清宮向朕請安,特地求了恩典,說阿圓阿滿阿壽還是太小,吹不得寒風,朕便允他在自個兒宮中守歲。”

太子略一沉吟:“不若給九弟送幾道菜去,也叫他嚐嚐團圓飯的滋味,咱們兄弟十幾人見麵倒是容易,坐齊了一道用膳真真是少,今日不見他怪遺憾的。”

他這麼說,一旁的直郡王胤褆撇撇嘴,很不以為然的樣子。康熙沒來得及感動便將這一幕看在眼中,沉聲斥道:“老大你撇什麼嘴?是對太子不滿還是對朕不滿?”

惠妃臉都嚇白了,趕緊跪下替兒子求情,康熙毫不理會,胤褆不疾不徐放下手中杯盞,撩開蟒袍跪下應說:“隻臘月,我們兄弟幾人就吃過好幾回酒,今日不見兒臣覺得沒什麼可遺憾的,兒臣大婚之後十年才得一嫡子,對弘昱是千仔細萬當心,很明白九弟處處維護的心情,皇阿瑪明鑒。”

天知道,胤褆真正想說的是,如果可以他也樂意在自個兒府中守歲,進宮來純粹是受罪。太子能睜眼說出這等瞎話,也夠虛偽的。

索性康熙還記得今日是除夕,沒揪著他不放,反而是指了幾道做得格外不錯的菜色,叫宮人給胤禟送去。

“老九生來聰穎,卻鮮少用功,論文說武都不過馬馬虎虎,倒是在子嗣上拔了頭籌,太子你不及他。”

老十剛往嘴裏塞了一大塊肉,囫圇咽下就插嘴說:“照弟弟說,並非太子不及九哥,是太子妃沒九嫂能耐。”

十五阿哥正抓這個烤羊排在啃,聽得這話就像小雞啄米那樣點點頭:“十哥說得是,九哥這輩子做得最對的一件事便是娶了九嫂過門。”

十三阿哥一臉好笑:“這關九哥啥事?是皇阿瑪指的婚。”

這麼說也沒錯!十五阿哥舔舔手指恭維說:“皇阿瑪英明。”

太子比胤禟大了將近九歲,至今沒嫡子,太子妃壓力很大,聽得這話她簡直無地自容。話題是老十引的,瓜爾佳氏卻沒掉價到同他計較,誰叫老十生性魯莽,說話不過腦子。

場麵有些尷尬,還是胤禛幫太子解了圍,他不疾不徐的開口,聲調四平八穩:“十弟慎言,十五弟此言差矣。太子妃至今未誕下嫡子想是緣分未到,九弟這輩子做的最對的一件事並非是娶了九弟妹過門,而是領了工部的差遣。”

康熙撫掌大笑:“老四說得不錯,胤禟不擅文亦不擅武,在發明創造一途倒頗具才能,去工部不過半載,已完成老式戰車的改良。倒是老八,同樣是在工部,領差遣三載有餘,至今無甚建樹。”

胤禩慚愧道:“兒子不及九弟。”

康熙挑眉:“既然明白,就該有所行動,莫隻是掛在嘴邊說說。”

這年的除夕宮宴倒真有意思,胤禟人不在,話題卻圍著他打轉,仇恨拉了個滿。

康熙不忍心當眾斥責胤礽,他緩和的表達了自個兒的期許。起先是叫老十多向老九學習,既然大婚了就早為皇家開枝散葉,又叫前頭那些兒子別落後於弟弟,有嫡子的再接再厲,還沒有的爭取來年傳好消息。

至此,氣氛才緩和過來,惠妃放下心,宜妃也鬆了口氣,太子妃盤算著再熬兩副藥吃。唯二沒緩過來的就是烏嬪和她心肝十四,他倆已經感覺到不妙了。

如果說叫烏雅氏沉寂一段時間,養好臉上的傷再出來走動……這樣還能讓康熙記起她的好。如今完了,全完了,叫大傢夥兒見到她傷疤縱橫的模樣,膽子小的保不準要做好長時間的噩夢,膽大的也忍不住唏噓。那模樣深深印在心裏,過上好幾年恐怕都洗刷不掉。

是聽說烏雅氏破了相,先前總無緣得見,這會兒見了不得不承認傳言不虛,那張臉誰看了都要倒盡胃口,難為康熙攤上這麼個妃嬪。

比起禦前勾心鬥角不斷,胤禟宮裏氣氛賊好,他和寶珠一道過了大婚之後頭一個新年,填飽肚子之後,胤禟坐在榻上,寶珠靠他懷裏,兒子們睡覺的小床跟著挪到身畔,兩人有一茬沒一茬的聊天。

年三十晚上,爆竹聲響了半夜,年初一,寶珠用了些餃子,正想躺平補個覺,就聽馮全來報,說昨個兒四福晉帶弘暉一道進宮守歲,今晨弘暉阿哥上吐下瀉不止,病得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