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1 / 2)

第106章 福澤

京城原就不是多雨的地方,往年三四月間還能下個幾場,這年格外幹燥,撇開冬日裏幾場大雪不談,隻說雨水……得有七八個月沒見過。

大半年不降雨對富貴人家沒什麼影響,故而寶珠沒半點覺察,倒是胤禟,近來聽朝臣發了些牢騷,尤其掌農事的部門,這會兒已經急上頭了。

從春耕開始,老農就愁,誰知道何時能迎來一場春雨,天不降雨,難道要他們全種耐旱作物?從開始翻地犁田他們就盼著,到田地全番好,可以下種,依然沒看出有降雨的苗頭。

那些有魄力的立刻打消了常規下種的念頭,將自家地裏種足耐旱作物。可多數人還是抱有期待,心說不是沒有春雨來得遲的年份,因為這就說今年有大旱,也太危言聳聽。

這麼一想,哪怕心中有些忐忑,還是趕著插了秧。

這場雨若是隻晚個十天半個月,那不叫事兒,誰曾想,老農從二月盼到五月,還是沒半滴雨水。家家戶戶都從小河邊挑水灌溉,這已經是極大的消耗,再加上他們還要吃水……河裏的水位落下不少。

天涼的時候,幹著還能忍,邁上五月的坎兒,日頭一天比一天烈,看天吃飯的老農全揪著心,哪怕自家種的是耐旱作物,用不著日日挑水灌溉,也還是慌啊,這麼幹下去井水不得見底?河水又能撐多久呢?

因為交通不便,起先隻以為是個別地區幹旱,越來越多的急報傳到京中,自四月起,康熙幾乎沒笑過,愁啊,日日都在愁。

南邊有大江大河撐著,情況還好,北邊已經非常糟糕,拿京城來說,日常用水都開始出現問題了。連著半個月都是豔陽天,氣溫飛升,寶珠本來隔三岔五就要往外走一趟,去看看太子妃或者五嫂子,眼下她也不樂意出門了。她在自家屋簷下站了一會兒,而後去冬暖閣寫了幾封簡信,當日就遞去兩位妯娌手中。

她還想給娘家去信一封,額娘就遣了人來提醒,讓她多抬幾口水缸回來,都裝滿。要是雨水來了還好說,再這麼幹下去,哪怕皇城根下出不了亂子,日子也要不好過。

水這東西和冰碳不同,那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酷暑天,流了汗不喝水咋行?一日不沐浴就得熏死個人。

過來傳話的說得清楚,寶珠聽得糊塗。

尤其聽說京城附近水位急降,小河都枯了,幾條大河也難說能撐多久……寶珠的反應特別誠實,她眨了眨眼,心想你不是在逗我?我家那汪湖水還是老樣子,清透、涼爽、丁點也沒少的。

她心裏有很多疑惑,麵上也帶出些許。

瞧她這樣,來傳話的卻不覺得意外。

福晉出閣之前就被保護得很好,大事小事都不過問,嫁給九貝勒爺之後情況隻會更嚴重才對,皇城根下誰不知道九貝勒是寵妻狂魔。

她沒聽見風聲真沒啥稀奇,想來九爺是不想讓福晉勞心,把壓力全扛自個兒肩上了。

胤禟的心態這些伺候人的奴才懂不起,要他們說,娶媳婦兒就得挑那種能頂事的,這種十指不沾陽春水,平素隻悶頭享受諸事不理的嬌小姐鮮少有人伺候得起……娶她就跟娶了個祖宗一樣。

這種想法沒撐過片刻,就看到寶珠那張飄然若仙的臉,又覺得這樣的天仙兒的確就是生來該享福的,人和人的差距就有那麼大。

寶珠不會讀心,哪能想到她簡單一個疑惑就讓來傳話的心裏百轉千回。

索性她也不在意旁人怎麼想,就使人等著,讓天冬將她閑時做的繡品拿來,那是兩身夏衫,用的是貢緞,料子輕薄透氣很適合夏天裏穿,上身舒服極了。

“這個你拿回去交到額娘手中,讓她別擔心,凡事我們爺自有安排。”

傍晚時分,胤禟回府,寶珠把這事說給他聽,胤禟沒立刻為她解惑,而是坐下來,將寶珠抱進懷裏。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哪怕隔著衣衫,他隻要抱著寶珠就覺得涼爽。

這一身雪膚,冰肌玉骨,讓胤禟舒服到想要呻吟。

看他還活在夢裏,寶珠伸手在他俊臉上掐了掐,沒用什麼勁兒,倒是成功喚了魂。

“我這會兒還糊塗著,爺知道怎麼回事就趕緊說。”

平時吧,胤禟非得逗她一逗,吃足嫩豆腐再說正事。可這回事關重大,他就沒賣關子,直接說了:“本來不想告訴你,怕你聽了憂心,照如今這天氣看來,今年怕是要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