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辭歲
假如康熙不曾禪位,來年該是選秀年,正好新皇登基之後也得填充後宮,滿京城的貴女都瞄準了妃嬪之位,卯足勁想爭上一爭。本來就是必經的程式,胤礽隻是交代皇後瓜爾佳氏好生掌眼,盡可能挑些安分守己的,又提了幾個名,讓她著重看看這幾家的姑娘。
皇帝選妃首先是為繁衍子嗣,其次也想挑兩個可心人,還有就是牽製朝臣。
瓜爾佳氏將那幾家記在心裏,仔細想想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
太上皇也讓皇貴太妃幫忙掌眼,主要是為十三十四相看福晉,本來距選秀還有幾大個月,眼下不急,提出來就是讓他們有個譜,但凡有中意的也提一提。
這事,皇貴太妃同烏太嬪說了,烏太嬪總想同十四商量一二,卻有足一個月不見人,到臘月二十幾日他才過來請安,說這兩個月跟老十去軍營裏操練身手,小有所成,又說冷落了額娘讓她莫怪。還給畫餅說今時不同往日,他得更努力更爭氣才能讓額娘過上風光八麵的日子。
烏太嬪已經知道十四靠不住,但她沒辦法,除了這兒子她也沒有別的指望了,哪怕心有不愉,也沒敢明擺上臉,非但如此還順著關心一番,才點名太上皇的打算。
娶妻是好事,這時間點卻很尷尬,適齡貴女的確不少,皇阿瑪偏在這節骨眼禪位了。他若是不禪位,身為皇子怎麼也能撈到個靠譜的妻族……如今這些假設全都不成立,皇阿瑪成了太上皇,太子二哥登基,新皇生在康熙十三年,如今方才而立,正值壯年,京中貴女篤定都奔他去奔妃嬪之位去,誰會稀罕太上皇那些年歲尚輕手無實權的兒子?
本來明年的大選也是為了填充後宮,順便幫他挑個福晉,順便挑的能好到哪兒去?
如今時局已穩,十四心知要做什麼很難,再加上母族靠不住,他想借妻族之勢崛起,不談那些大逆不道的,至少也要混到前頭幾個兄長的程度。
憑什麼老七那殘廢能做親王,老九那不靠譜的能做親王,他就隻是個貝勒。
就因為晚生了幾年?
他不服氣。
十四心有怨言,沒控製好脾氣就這麼發出來了,他讓烏太嬪想想辦法,烏太嬪靜坐半晌,說等老四過來請安同他提一提。做額娘的身為太嬪管不了事,老四是親王,也是新皇心腹,在禦前總歸是說得上話的。
她這一等就等到大年三十,雍親王帶福晉進宮來給太上皇並生母烏太嬪請安,正好遇到胤禟拖家帶口往皇貴太妃宮裏去,胤禟與寶珠並排走,旁邊跟了三個帶著虎頭小帽的胖墩,那帽子看得出來是寶珠的針腳,做得活靈活現,沿著邊緣還有一圈狐皮滾邊,瞧著可人極了。烏喇那拉氏看著就歡喜,同寶珠二人打過招呼就抱起一個蹭了蹭臉。
“哎喲喂,小心肝長得可真快,又壯了不少。”
寶珠噗哧笑道:“一入冬這幾個就知道吃,成天在暖炕上待著不愛動,能不長肉?”
烏喇那拉氏聽了就打趣說:“像誰?還不是像你這做額娘的。”
寶珠也不惱,她從嬤嬤手裏接過小兒子,捏了捏臉說:“怕凍是像我,貪吃這點哪裏就像我了?再說像我有什麼不好?這兩個小的生來就帶火,落雪之後就鬧著要出屋,一個冬都在院裏瘋玩,堆雪人,丟雪球,還在雪地裏打滾,看著就冷得慌……”
“小四小五長開了,瞧著不像你,也不像老九。”
“像他們舅,當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就連性子都如出一轍。”
兩妯娌邊走邊嘀咕,旁邊老四老九也聊上了。
老四看了裹成球的三胞胎一眼,說既然天生聰明,就別糟蹋了好資質,讓胤禟早點給他們開蒙,《三》《百》《千》先學起來,到六歲就能直接讀《四書》《五經》。
胤禟憋了好一會兒,忍不住問他弘暉是何時開蒙的。
聽了老四的回答,他就想說弘暉侄兒命可真大,這還沒讓親爹逼死。
皇阿瑪都說五六歲進學正合適,結果還在娘胎裏你就給他念書,生下來之後從沒懈怠過,三歲起一句一句教,看他手上有點勁兒了你還教他寫字……那可是親兒子!對親兒子也能這麼狠的!
胤禟不想和他四哥聊天,他恨不得沒認識過這人,不過哪怕他全程“恩”“啊”,雍親王也能自顧自說下去。他說完小的說大的,教育完侄子教育弟弟,一路教育到太上皇並一眾太妃的宮殿群外。
老四老九帶著小蘿蔔頭去給太上皇請安,兩位福晉則分道揚鑣,烏喇那拉氏去烏太嬪那頭,寶珠則去陪皇貴太妃說話。
寶珠經常進宮來,她這邊也就是日常閑談,說的都是幾個臭小子關上門鬧的笑話,皇貴太妃也很買帳,因為喜歡乖孫子,哪怕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她也覺得有趣,全程仔細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