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及笄二年推秀才裴爽之聘(1 / 3)

雖然我做杜子春的時候,有過托生啞妻,化為女身的經曆。

但啞妻無語柔順,又生於民家,對女人裙袍、釵環,不過是家中給了什麼,就穿戴什麼,哪曾有過什麼講究。

但此次穿入《玄怪錄》,成為京兆首富,牡丹韋家的獨生女,豪門千金,嬌娘,我人如其名,嬌貴不已。

成了個女兒家,身是女兒身,雖是男兒心,卻隨著天性,對衣裳打扮在意起來。

此時是初唐,女裝的代表性款式是裙袍。

裙袍分為上下兩件,上為對襟褙子或交領褙子,下為長裙或短裙。

裙袍的設計寬鬆流暢,注重質地和色彩的搭配。

裙袍常用的材料有絲綢、綢緞、輕紗,為的是展現出穿戴女兒的柔美和飄逸。

在蒙高宗李治和天後武氏召集的正式場合,女兒們也會被允許穿著朝服、公服或祭服。

這些大禮服目的是展現出莊重與尊貴,我們牡丹韋家因為不缺錢,我的大禮服總是最華貴的。

就算,我心裏想,和武後的大禮服比起來,也不差什麼。

隻不過武後的大禮服上可以繡鳳,而我的大禮服上隻能繡上一些凡鳥。

沒有祭拜、叩拜的平常日子裏,我穿的常服也是各式各樣。

上身的衫和襦,下身的束裙,肩上的披帛,顏色豐富多彩。

多以紅、綠、紫、黃色這些最為流行的上好材料,找最手巧的匠婦趕製。

衣襟和袖口用繡花、刺繡、挑金、熨金進行裝飾,甚至有的裙擺上,還縫上密密麻麻的昆侖碎金剛石。

聽說某個公主有一條百鳥裙,是用一百種鳥兒的羽毛拚成的。

爹也讓人給我做了一模一樣的一條。

還有冬天的襖、夏天的半臂、秋天的縵衫....

沒有一件我的衣裳,是馬馬虎虎的,都是娘親給我精挑細選的。

貼身的四個侍兒,被我統稱為“鬆竹梅蘭”的四個小婢女,用她們的巧手,每天給我變換著發式。

四個婢女各有所長,她們當中,梅朵是最會梳頭的。

梅朵把我的頭發盤成髻,用絲帶或頭巾包裹,形成裹頭的裝飾。

然後梅朵會用簪和釵固定住發髻,再用玉梳篦點綴。

簪是單股長針,釵是雙股長針,有時候這雙股針會被做成一長一短。

蘭草是最會配色打扮的,當梅朵固定好我的發髻後,蘭草就在我的首飾盒之間左挑右選。

蘭草在我的發髻上插戴各種花鈿和步搖。

花鈿是一種用金、銀、玉等製成的花朵形飾物,精致小巧,上麵嵌有寶石,佩戴在發髻上讓我分外嬌豔動人。

步搖用金銀絲編為花枝,上麵墜珠寶花飾。

我頭上的步搖,隨著我一蹦一跳的步履,步搖搖曳生姿,平添了我這個及笄少女的婀娜。

蘭草給我帶上配套的耳環、項鏈,會裝扮的翠竹再給我撲上水粉、胭脂、唇彩,我渾身上下珠光寶氣。

陽光下,站在我對麵的人都會睜不開眼睛。

而我今天這麼隆重的打扮,是為了去參加一個大型的聚會,一年一度的中和節。

中和節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一,用來代替之前作為春天開始的正月晦日。

中和節這一天,官府會給官員放假一天,讓官員們和官家女子們有機會享受節日的歡樂。

因為中和節官家、豪門女子出門多,商販們也紛紛來湊熱鬧,中和節變成了一個聚會遊玩的日子。

天子高宗李治雖然身體欠安,也會由武後以天子的名義,在曲江亭賜宴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