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裏裝入了那白馬女郎,雖然還不知道她的芳名,我偷偷給她起了我最心愛的白牡丹的名字,“蓮鶴”。
那晚,我躺在簡陋的床鋪上,我回想著第一次,“蓮鶴”從我身前策馬擦身而過,那神秘又美麗的樣子。
第二次,“蓮鶴”輕聲斥責仆從,裝出的一點點怒氣中卻帶著一點點驚喜。
若是明天“蓮鶴”再從我門前過,我第三次邀請她,她可會在我的席間停留片刻?
事不過三,若是我邀請了三次,都被拒絕了,我還會再有勇氣開口嗎?
翻來覆去,我睡不著,伸手摸著脖子上的玉佛吊墜,這是我的寡母在我兒時給我求的。
說是佛祖可以保佑我平平安安,更因為《禮記》裏有雲。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
說是君子沒有特殊的變故,玉不離開自己的身體。
君子佩玉可以檢點自己的行為動作是否合禮,同時也是一種有德的象征。
我雖是個窮酸的書生,但總是個讀聖賢書的人,做一個“君子”,是所有讀書人的“理想”。
當然,能夠學而優則仕當然更好。
畢竟,讓我去光宗耀祖,能靠的也隻有科舉這一條路了。
每當我讀書讀得煩躁的時候,我總要用手觸碰那玉佛,仿佛心裏也跟著清涼、寧靜、安寧下來。
天終於蒙蒙亮了,我連每日例行的給牡丹花田澆水、跟牡丹花們問好的習慣都不顧。
趕快再次準備好美酒,騎上了我家裏的老馬,在山腳下兜兜轉轉,想要和“蓮鶴”一行人“巧遇”。
“蓮鶴”一行人居然再次出現,我趕快催馬迎上前去。
我跟在“蓮鶴”一行人身邊一路隨行,到了我家門前,我下馬施禮再次相邀。
可“蓮鶴”依然麵不假色,也不說下馬,也不說離開,沉默了良久。
“難道我昨天賭氣說的話,她聽到了不成?”
“難道她知道,她今天不在我的酒席上坐一坐,我再就不會準備酒席了嗎?”
看著“蓮鶴”在白馬上思量,手裏拿著的馬鞭微微舉起,似乎要揮鞭策馬,又似乎想要用馬鞭去理一理風吹下來的鬢發。
我的心隨著她的馬鞭在上下跳動。
“噗通...噗通...噗通....”
“下馬吧!”
“求你!蓮鶴...”
“和我聊一聊吧。”
“我隻想讓你知道我的名字。”
“我隻想讓你看一看我的花兒,它們都像你一樣美麗。”
見“蓮鶴”一直沒有任何命令,隨行的仆人中,一名上了年紀的女仆察言觀色。
“娘子容稟,我等車馬勞頓,暫且歇歇腳也不妨事。”
“且這崔家公子已經是第三天準備酒席了,心誠得很。”
“看此處花香四溢,一片清明,我們也托娘子的福,一道賞一賞花可好?”
“蓮鶴”聽那上年紀女仆的說辭,隻是不語,但手裏的馬鞭卻慢慢落下了。
這是一種默許嗎?
“蓮鶴”要來我的酒席了!
我的心開始狂跳,靜靜地看著她們。
得“蓮鶴”默許,那年長的仆婦便親自牽馬綴繩,將“蓮鶴”的坐騎導引至我家廳堂之下,我家的老仆人早就已經煎好了茶。
“姑娘請品茶。”我將茶杯遞到“蓮鶴”手中。
“這是我自家種的茶葉,雖然比不上名茶,但也別有一番風味。”
牡丹花香、煎藥的香氣混在一起,花叢中的蜜蜂嗡嗡,映襯著“蓮鶴”白裏透著微紅的臉龐。
“姑娘請飲了這杯粗茶,若不嫌棄,不妨隨我一同欣賞這滿園的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