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元德二年,夏,貞靜皇後忽得急症而歿,世祖悲痛萬分,舉國服喪。貞靜皇後死後不久,名商君莫問又再次活躍起來,遊走四方,仗著世祖的喜歡,屢屢進言痛批朝政,揭露時弊,檢舉貪汙,是朝中貪官的克星。而世祖花西皇後死後一年內服用了一種西域名藥,身體不但健壯如常,且精力旺盛,性趣勃發,據說宮中美女如雲。同年十月,改國號大業,世祖複軒轅舊朝關於司馬氏的冤案,世祖曾數次秘宣君莫問進京,然君每每抗旨。
大業元年十月初五,君氏江南的府邸,偶然路過一位乞討之,那雖衣衫襤褸,卻身長八尺,器宇軒昂,左腿似被野獸咬去一大塊,右腿完好,滿身傷痕,左麵皆毀,左手失去三指,唯有左小指戴著一隻殘缺的五彩斑斕戒。家見其似是當年埋骨他鄉的君氏總管齊仲書,君莫問喜極而泣,然問其身世過往種種,卻皆言不記,君府上下無不喜憂參半。君莫問便將其帶身邊,不離左右,並命其妻卜氏盡心照顧,竟漸有起色,然仍是記少忘多,眼神哀淒,午夜夢回,常夢囈“青媚”二字,卜氏唯暗自飲泣。
緋都可汗,本名阿史那撒魯爾,為世祖一生最大之敵,年僅二十五歲一統東西突厥,從小東庭長大,雄霸一方,然其個性過於冷酷殘暴,鐵蹄所至,稍有反抗,便雞犬不留,附庸國無不怨聲載道。
唯有塬朝與其相抗,大業六年緋都可汗再攻玉門關,世祖親征,同於飛燕迎戰玉門關外,同時聯合大遼,大理,三國以最精良的武器和裝備重創緋都可汗。可汗失去蹤跡,傳言為西域佛教之秘宗所救,遂成高僧,雲遊四方。
此役消耗彼此四國精英、糧、馬無數,遍地哀號,留下寡孤無數,突厥再無力南下。
而大塬名將於飛燕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還。世祖亦受重傷,回宮一年後歿於崇元殿,享年三十八歲,留下三子一女,卻皆沒有活過十歲,傳言被紫瞳的錦太皇貴妃後宮的勢力暗中鴆殺。
世祖歿於小陰山之役後,錦太皇貴妃便乘機返回紫棲宮,拜寧康郡王為攝政王,擁子原非流為帝,史稱真宗,改年號為興明。真宗尊封太皇貴妃為昭化太後,太後借此獨霸朝政,垂簾聽政達數年之久,往往擅尋借口,原姓王十之有九為其誅殺,原姓中皆閉門自危,真宗亦懼之,乃尋借口逃離長安,躲至大理。其時唯有南嘉郡王宋重陽假裝瘋癲逃過昭化太後的屠戮,卻難逃羞踐。花氏及其黨羽獨霸天下,可謂風光一時,實現了兒時的預言。
興明三年,昭化太後欲改國號為明,自號女皇。一直養病於大理的真宗,大理永烈女皇的幫助下舉起義旗,聯合南嘉郡王宋重陽、襲一等忠勇公於虎等數位異姓王,號令天下反對花氏暴行,一舉攻破長安,賜死昭化太後,歸政真宗,改年號為盛平。至真宗盛平五年,大塬達至鼎朝盛世,史稱“盛平大治”。而於氏一族世代忠良,邊境有事必為國奔走,因為於氏邊疆鎮守,為元朝的“盛平大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於飛燕最小的女兒於菟,後來成為了真宗的皇貴妃,追諡榮熙皇後。
真宗盛平六年,為前朝明家的謀逆大案平反昭雪,南嘉郡王複立有功,賜原姓,昭化太後與先貞靜皇後皆複本姓,從此明家與司馬家的後同樣得以見於天日,效力於新皇。
小陰山戰役後,術止可汗登基,奈何可汗寵信奸妄尹明葉護,虐殺朝中忠勇之,
阿米爾葉護於塬興明二年,攜群臣擁流亡大理的太子木尹回突厥登基,史稱木尹可汗,可汗勇毅過,頗有其父遺風,回朝後後立誅殺伊明及術止可汗,木尹可汗為政清明,致力於絲路各國友好通商,使百姓富庶,寬厚仁德。
盛平三年,一日可汗翻看先王詩冊,乃見二冊字句精妙絕倫,然中有一頁被撕去,大怒問左右曰:“何安敢毀先帝遺物哉?”
葉護阿米爾跪曰:“此乃先王出征小陰山一役之夜所為也,所遺之頁正是先王最喜之也。”
阿米爾乃告知木尹可汗,先撒魯爾可汗、貞靜皇後與熱伊汗古麗大妃舊事,言及原本已被先可汗毀去,此乃抄本,並為帝默寫。木尹聽罷複念數遍,一夜未眠,隔日遣使向塬朝請求和親,以修和好。
盛平四年,木尹可汗追封其母熱伊汗古麗王妃,為德姑仆裏太後,親自前往塬朝悼念太後,顯示了與塬修好的誠意,與真宗太廟前第二次歃血為盟,詔告天下,突厥與大塬乃兄弟鄰邦,永不犯境。為天下交口稱讚。兩國從此和平互通文牒,實現和平長達六十年之久。
史傳太後晚年複回故土,臨歿,貞靜皇後哀痛不已,時太後已目不識物,緊握皇後之手道:“妾實疲累,切記送妾回歸故土,勿複譴妾兮。”乃笑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