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府內圍了兩張圓桌,一張在主廳,由孫行、師爺陪著牧時景,另一張在偏廳,由府衙其他官吏陪著老二等四人,中間的簾子被婢女們拉起來,束好,是以兩方都能互相看到。
不過才喝了兩杯酒,孫行就拍了拍手,幾位舞姬走了進來,還有女子抱著琴,隨後琴聲緩緩,舞姬們在兩桌之間的空地上扭著身子舞動了起來。
牧時景本就表情不多的臉上,寒光乍現,重重地將筷子放在了桌子上:“孫大人,城外不遠處的大禹將士們正在與北疆生死一搏,我們現在歌舞升平的慶祝是不是早了些?”
孫行感受到了牧時景身上的威壓,額頭都落了汗:“大人說的是,下官該是等到我們大禹大獲全勝之後再來慶祝的。”
“停,都停,全都下去。”
一炷香的時間都沒有,舞姬們匆匆出現又匆匆離開。
老二在兄弟幾人臉上都看到了果然如此的神情,他們擔心大人清白不保是多餘的了。
牧時景這才覺得耳根子清淨了不少,飯桌上與孫行推杯換盞間,問了許多關於暮城的情況,也透露了一些朝中、京中的事情。
孫行都要四十歲了,可麵對年齡與他兒子差不多大的首輔時,還是忍不住卑躬屈膝,不光是官位品級的原因,就是這個人太嚇人了些,他在暮城這二年都沒有今晚上這麼一大會兒累,腦子要時刻保持清醒,怪不得聖上器重他。
桌子上已經擺了幾個空的酒壺,孫行也有了些許醉意:“來人,再上一壺酒來,讓本官與首輔大人今日喝個盡興。”
老二他們都已經吃喝好、吃飽了,正與府衙的人熱絡的聊著天,順便打探一些孫行嘴中說不出來的消息。
就在這時,一陣香氣率先襲來,而後才看到一位穿著紅色繡金枝錦緞小襖,下麵紅色百花裙的女子端著一壺酒走了進來,來到了牧時景身邊。
那女子頭發半挽半披,一支鎏金的蝴蝶簪子插在墨發中,兩鬢還插著蝴蝶珠花,耳朵上還墜著兩顆小金珠子,貴氣也不俗氣。
一張小臉也可以稱得上算是精致,在明亮的大廳中、數盞燭燈的照耀下,臉上塗抹的胭脂水粉越發顯得明豔動人。
“小女孫怡見過首輔大人。”
孫行對這個女兒還是很滿意的,尤其是看到女兒今晚落落大方的裝扮,忍不住略帶自豪:“首輔大人,這是我的幺女怡兒,年方十六,仰慕首輔大人多年,今日終能見到首輔大人一麵了,感謝大人圓了怡兒的夢。”
要是能讓怡兒能被首輔看上,他也就算搭上了牧時景的這條線。
怡兒的相貌就是她最大的利器,哪個男子能躲得過溫柔鄉,到時候怡兒在吹吹枕頭風,他任滿期限一到,恐怕就能高調回京任職了。
現在的首輔夫人出身禦史大夫府上,比怡兒的出身高些,耐不住她是個病秧子啊,到時候他官職升一升,在京中站穩腳跟,也能為怡兒增添些砝碼,抬為正妻指日可待。
那時,他就是大禹當朝首輔的嶽丈了。
孫怡溫柔一笑:“父親所言不差,怡兒多聽首輔大人才名,今日一見比傳言的還要出色。”
玉指纖纖,端起酒壺就給牧時景的酒杯斟滿了酒,也順手拿過一個酒杯給自己倒上了:“一杯薄酒略表心意,怡兒敬首輔大人一杯,感謝大人為大禹百姓操勞,更感謝大人遠走邊疆,讓怡兒實現了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