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城市邊上的村莊(1 / 3)

冬日的陽光雖然總是軟綿綿的,但曬在身上還是能夠感覺到一絲暖意。大牆門南麵的屋角的影子被陽光拉扯到了北麵孫繼剛家朝南的灶間外麵的牆壁上了。因為這屋角,一大塊的牆壁還是陰著,隻有靠近西麵大牆門這一小段牆壁已經被陽光照著了。陽光雖然慘淡,但能夠跨過高高的院牆照進這朝西的大牆門天井內的一角已經很不容易了。整個大牆門內每天最早遇見陽光的就是這個角落了,天井內的空地上因為常年少見陽光,即使是冬天,也還是開始有點泛青了,那是青苔在孕育了,估計明年的梅雨季節後,這苔米一定又有寸把高了。

朝西廊簷的瓦片上還是罩著一層薄薄的白霜,冒著寒氣,徒添了冬的肅殺,整個大牆門似乎被凍住了般的死寂。這個院落朝西靠近孫繼剛家灶間這一側的是用石門柱和石門帽搭成的大牆門,兩扇厚重的原木穿成的大門被搖在各一邊,南側門邊是一個雞窩和一個貓狗進出的小門洞。北側門邊則是一堆整齊的稻草垛了。這個角落是整個院子太陽升起的地方,那隻老母雞也貪圖這陽光懶得回窩睡了,整晚整天都窩在草垛上,雞蛋都下在了那裏。旁邊趴著一隻黑色的懶貓,平日裏和這老母雞一直追追鬧鬧弄得雞飛貓跳的這兩貨色此時卻能因為這冬天而相互共同抱團取暖,享受這冬天裏的一絲溫馨了。小黑貓眯著眼將頭枕在自己的兩隻前腿上,不時因睡夢中的場景而微微那向上翹下那幾根魚刺般的白須,兩隻貓耳也如探照燈般時不時慢慢地小轉一下。老母雞那昏睡的眼時不時向上翻下眼瞼,一會兒又低垂著頭向下掉,當那尖嘴快要觸碰到到底下的稻草上時,又突然警醒般地抬頭恢複到原來的樣子。

草垛邊的小凳上坐著一個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小孩,頭上罩著一頂黑皮帽,帽邊上的遮風擋沿被翻下來緊緊地壓著兩隻耳朵,因為怕冷,雖然穿著厚厚的棉褲,他的兩隻小腿肚中間依然夾著一個銅火熜,盡管銅火熜裏還未燃盡的柴火冒出的煙熏得他原本就因氣管炎而咳嗽的喉嚨更加咳嗽不止了,但寧可咳嗽也要拒絕這寒冷的。兩隻小手捧著一隻小碗邊靠飯碗發出的熱取暖,邊不時將飯粒扒拉到嘴裏,整碗飯都是醬油色的,那是他最愛吃的豬油拌飯。陽光已經開始灑到他頭頂了,但他依然還是冷的發抖,瘦小的身軀不時隨著咳嗽而猛烈抖動著。他有時連咳嗽的刹車都沒了,不停地接連大聲“吭,吭”著,嘴巴裏還沒咽下去的飯粒也隨著這咳嗽被噴得很遠。

“哎呀,榮然,咋又咳得這麼凶了。”隨著一聲滿含著心疼和慌張語氣的聲音,孫繼剛母親邊將剛在大灶上燒豬食的手在自己身上係著的圍布上擦幹,邊急急忙忙從灶間閃了出來跑到榮然身邊。她來不及完全將手擦幹了,便在榮然的後背輕輕拍打起來,幫助孫榮然緩過氣來。

在她的幫助下,孫榮然總算緩過氣來,將嘴裏剩餘的飯粒咽下後,對祖母說道:“奶奶,好了,沒事了,沒事了。”

“唉,你這孩子,也不知啥時候能徹底好了這病。”祖母愛憐地輕輕說道。說完這話,她看到那火熜還在冒煙,便有點明白似的蹲下身子,掀開火熜蓋,拿了一根小木棍,將裏麵的灰燼從火熜壁四周攏了一下後,又將中間的火堆輕輕撥開,生怕灰塵嗆到榮然的喉嚨裏。撥開後的灰燼裏又露出了那幾根未燃盡的小柴火塊,她附身去吹了一會兒,原本冒煙的這幾塊小火塊便又燃燒起來,煙便不再有了,露出紅紅的火星,她便又蓋上火熜蓋,放到了榮然的腳下,讓他不再受那煙熏的折磨了。

在她眼中,榮然這孩子是她的寶,是她孫家的寄望。畢竟這孩子來這世上能長到這麼大已經很不容易了。兒子孫繼剛和媳婦褚鴻英結婚整整三年沒有懷上的跡象,在隊上一直被人小看的。兩夫妻為這事也是走了多少地方尋醫問藥了,自己媳婦一直喝著中藥,希望能懷上,但始終一直沒有聲響,這三年裏她也感覺抬不起頭的。

她的娘家其實就是在大牆門外一路之隔的楊家。聽老輩人講,她們楊家和這孫家都是五百年前從外地搬遷到楊家墩這裏的。

錢塘江從上遊富春江和浦陽江輾轉到了浦沿這一帶便以一個巨大的轉彎折而向東,奔赴東海,在折彎的那地塊,水勢平緩下來,由上遊帶來的泥沙便在此淤積下來形成了這一帶俗稱的“沙地”,於是便有了先祖們搬遷至此開荒種地,曆經數百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楊家墩所在的幾個自然村,而整個包含楊家墩自然村在內的新莊大隊也是多姓移民的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