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重耳閣(1 / 2)

這名老者看上去已經有六十開外,神情矍鑠,身形卻十分清瘦。他一開口,旁邊的士兵均肅然垂手而立,包括那幾個都頭。

顧成海狐疑地看了一眼周圍人的神情,猜不透這名老者的身份,隻能十分含糊地說:“小人有個相識在西陘關,想去尋一尋。”

大宋軍製,禁軍可以攜帶家眷於駐地,因此顧成海要說自己想去找個相識什麼的,實在非常平常。其他人聽顧成海這樣說,都不覺得古怪,反而有些詫異地看著老人,不明白他為何對這樣一個普通的流民詳加盤問。那老人也不多加解釋,隻是含笑道:“小兄弟,你過來,我問你幾句話。”

顧成海知道這位老人在軍中的身份一定非常特殊。其餘將領雖然對他畢恭畢敬,卻並沒有對他行禮,亦沒有喊出他的官職或名字,似乎是被警告過不能泄露這名老人的身份一般。因此,他不敢說什麼,隻能跟著老人朝著演兵場的一個角落走去。這老人雖然沒有穿官服,卻自有一種端方沉穩的儀態,那些軍士們哪一個敢攔著,立刻畢恭畢敬地給他們二人讓了個很大一片角落出來。那老人遙遙背對著眾人,站在顧成海麵前,嘿嘿地笑了一聲,道:“年輕人,你姓什麼?”

顧成海聞言,抬起頭來看了一眼,卻立刻嚇了一跳。這老人臉上方才一派慈祥和氣,此時卻都消失一空,徒然變得淩厲而凶狠。兩道目光直如同冷電一般,精明銳利,將顧成海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好幾遍,冷笑道:“要在我麵前玩花樣,卻不敢說自己的名姓了?”

顧成海心中一凜,咬緊牙齒毅然答道:“……我姓顧,名叫顧成海。”

“唔。”老人點了點頭,笑道:“很好。那麼,你為何一定要帶你兄弟去西陘關?可別跟我老頭子耍花樣。你那個兄弟看上去倒是個真正的老實人,聽口音多半是山西上黨人……唔,上黨一帶出人參,他多半是個參農罷?聽說那一帶的參農飽受參商欺辱,他是不是因為這個才流落市井,被押送邊關?你說,我若是叫他過來,仔細審問拷打,他會不會說出實話?”

這老人每說一句,顧成海腦門上便冒出一顆汗珠。

這老人的氣質風度前後變化實在太大,方才看上去穩重低調,現在卻是目空一切,睥睨萬人。顧成海如何敢在這種人麵前透露自己的真實打算,他總不能說,自己穿越過來,被糊裏糊塗地押送邊關,心裏還想著賺了這一千兩銀子逃去汴京;但是他也不能說個太不靠譜的借口,讓這老人當真去審問王三——若是王三站在這個老狐狸麵前,指不定一盞茶的時間還不到就會被騙得團團轉。顧成海擦了擦汗,心中旋即想了個借口,定了定神,半真半假地說道:“是有個人請小的去帶個口信,說送到了口信就給小人一筆銀子。小的怕其他人聽了見財起意,所以不肯實話實說。隻有我和我那兄弟知道。”

那老頭眯起眼睛,似乎在審視顧成海說的話是不是實話。沉默半晌,才繼續問道:“那人讓你帶什麼話?”

顧成海故意滯了一滯,才說:“這個麼,他是讓我跟那個人說,家中一切安好,讓他小心敵人。我也不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麼意思,多半是說關外的遼國人吧?”

那老人看了他半晌,忽然輕輕地笑了起來,點頭道:“很好,你很好。”

顧成海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隻能膽戰心驚地躬身站著。那老人笑了兩聲,又戛然而止,在原地踱了兩步,道:“小兄弟,你也替老夫帶個口信,如何?”

……他娘的,你們當老子是信鴿麼?要帶可以,跟前一封一樣,要價一千兩!

顧成海一邊腹誹,一邊倒也不敢說什麼,隻能打個哈哈道:“行啊……就是怕我人生地不熟找不著人。要是見到了,就給您老人家帶到。”

那老人微微一笑,輕描淡寫地將他打的折扣全都扣死:“這個人在那邊很有名,你不會見不到的。”

顧成海悲催地點了點頭,隻有硬著頭皮說出承諾:“那……我一定幫您帶到口信。”

老人點了點頭,緊盯著他的眼睛,緩緩說道:“這個人姓李,單名個鉞字。木子李,金刀鉞。他就在西陘關。你找到了他,告訴他八個大字:‘江南塞外,錐心泣血’。”

……啊?!

顧成海城府畢竟有限,聽見這八個字,登時顯出一臉驚訝的神色,還沒有來得及收起,已經看見那老人臉上浮現出冷笑。

“對方給了你多少錢?”那青衫老人淡淡地問道。

顧成海覺得智商首次有些用不過來,心亂如麻。他畢竟隻是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根本沒有經曆過什麼大事,更不要說是跟這種人物打交道,一個不留神已經落了下風,接下來就全然不知道自己的棋應該怎麼走。那老人見他呆呆地站著,淡淡地道:“你帶到了口信,自然有不少酬勞,讓我猜猜,一千兩銀子,是斷然不會少的,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