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人從警校刑事偵查專業畢業後,長期工作於刑偵一線。基層責任區刑警中隊,分局刑警大隊,還有市局刑警支隊皆有工作履曆。同時自己又是一個推理發燒友,酷愛閱讀推理小說。經常給自己評價為“實事求是的刑偵愛好者,愛好推理的業餘小說家。”在閑暇之餘,就想著提筆寫點自己了解亦或是接觸到的中國境內發生的奇案,懸案,疑案。如果把這些發生的真實案件給整合起來成冊,給廣大的讀者朋友看到豈不是更好,這就成為了這本書的創作源頭。
新中國於1949年10月成立,公安工作也隨著時間而飛速發展,留下了數以萬計的案例。在這些案例之中有著一些奇案,不光是案件發展的離奇,破案過程的曲折,也還有著追求線索真相的鍥而不舍,有千裏緝凶的不畏艱難,也有鬼神籠罩著的迷信色彩。
在很多年前,我曾參與過一個掃黑性質的專案組。這個由市局牽頭,分局分管刑偵工作的副局長任組長的專案組,致力於打擊當地的一個套路貸的黑惡勢力組織。因為涉案人員較多,金額較大,案件碰頭會開了一輪又一輪。大家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會,副局長也隻是用了一個很小的沙發作為自己臨時的床鋪。在抓捕的過程中可以說是風餐露宿,饑一頓飽一頓。當時適值春運,火車票難買,隻有站票。當時隨行的探長需要提供材料,因為沒有座位,隻能蹲坐在地上拿電腦整理出來。等這個案件結束後,專案組的人員聚在了一起聚餐,大家回首這段時間的苦和累沒有太多的感覺,更多的是作為警察的一種自豪感。如果不打擊犯罪,老百姓就得遭殃,拿著納稅人的錢,就得幹實事。所以大多數中國警察的縮影,我也會在文章之中有所描寫。與犯罪分子鬥爭,為人民服務,為警徽添彩。
在懸疑推理的小說世界之中,人們總是會第一時間想起英國的福爾摩斯的倫敦偵探形象,或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名偵探柯南,那個永遠都長不大的日本小學生。而我們中國則是偏向於如唐代的狄仁傑以及宋朝法醫學鼻祖宋慈,開封府尹包拯等古代斷案形象,對於近現代的人物則是稍顯空白。所以通過筆者筆下的案件描述下,想極力塑造中國警察這一群體的刑偵形象,他們或許沒有小說偵探人物來的厲害,一眼鎖定真凶,各個以一擋十。但他們總是以凡人的身軀去比肩神明。中國警察有著自己執著的信念,那就是命案必破,命案定破。
最後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這本小說《中國奇案錄》,本文收錄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各地發生的懸案和奇案。文中出現的人物名稱皆為化名,書中內容若有不當,歡迎大家的批評指正。
同時也感謝我的妻子李馨宇女士對於本書的大力支持。
第1章 洛陽10.17水泥灌屍案
2009年10月17日的這天,洛陽洛龍區的一處高架之下,一對年輕情侶在附近遊玩後,隨便找了一個水泥塊當板凳來歇腳。不料剛坐下沒多久,水泥塊突然碎了,兩人嚇的站了起來。緊接著一陣惡臭撲麵而來,兩人往前一看水泥塊內竟然有人體組織,驚慌之下兩人報了警,洛龍分局刑警大隊在接警後,很快趕到了發現屍塊的現場。素有十三朝古都美譽的洛陽,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水泥灌屍案,死者是誰?凶手現在在哪?烏雲籠罩在了洛陽城的上空。
案件發生後,洛陽市局高度重視,抽調刑偵部門的精兵強將會同洛龍分局的刑警共20餘人組成10.17專案組。在針對案發現場近三天的清理和打掃,通過法醫鑒定確定共有兩名死者,一男一女。男性50歲左右,無頭僅有身體軀幹,在男性屍塊中還有一個衣服的扣子,女性35歲左右,也是無頭僅有身體的軀幹,死亡時間距今已有6個月,初步確認了此地為拋屍的第一現場。專案組以確定屍源為當務之急,從凶手轉移水泥塊的難度,判斷出凶手可能是就近拋屍,遠途運輸難度極大,於是劃分了一個15公裏的摸排圈,同時把拋屍範圍內的所有公廁,施工的工地,垃圾站可以說是掘地三尺,尋找兩名死者的頭顱,但是還是遲遲沒有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