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啦?”長平公主急聲問道。
“唉~!這也怪太子不懂事,進來之後,瞧大殿下麵群臣都站著,太子竟然發火說他們為何見他不跪?唉,都是那幫貼身侍讀寵壞了他。要知道,他現在還隻是太子,依製當登基為帝之後,群臣才需下跪叩見。更何況,下麵還站著楊大將軍呢!沒有大將軍,咱們大明……,唉!所以,殿下群臣聽了太子這話,都是臉上變色。”
“那楊大將軍呢?”
“楊大將軍氣度很不錯,隻是笑了笑,作了個揖,沒說別的。”
“那不是很好嗎!”
“楊大將軍倒是沒說的,可那班文臣武將不幹了,袁貴妃讓太子退回後殿之後。大殿之上便吵起來了!這些人李賊軍打來的時候都沒了蹤影,這會兒跑出來充大頭!尤其是以前與田貴妃素來交好的一幫大臣,說太子少不經事,難當大任,眼下賊寇未除,該另立明君治理天下,所以,他們推永王慈炤為君。公主你也知道,田貴妃與周皇後已經矛盾日久,兩邊互不相讓。好在,以禮部尚書薑大人為首的大臣,極力維護正統,堅持必須立太子為君,寧可血濺五步也不退讓。兩幫爭得不可開交。”
長平公主憂心忡忡道:“這可怎麼辦?”
“還有難辦的呢!”王承恩又歎了口氣,搖搖頭:“兩邊正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直沉默不語的武將們,卻又提出一個十分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建議,——讓楊大將軍承繼皇位!”
“啊~?”長平公主和陳圓圓都驚呼了一聲。
王承恩續道:“這幫武將想出了一個有些牽強的理由,說楊大將軍是楚王,也是皇族,這次平定天下,功高蓋世,可麵南為君,而且,那一幫武將還拍胸脯跺腳發誓,說如果不立楊大將軍為帝,立誰他們都不服,也不幹了,都要撂挑子告老還鄉。”
長平公主道:“這……這可怎麼辦?”轉頭問陳圓圓:“姐姐,你看呢?”
“公主先別著急!”陳圓圓柔聲安慰長平公主,然後轉頭問王承恩道:“公公,楊大將軍是什麼態度?”
“大將軍自然謙讓不允!”
“那不就行了嗎?”
“那幫武將不幹啊!公主你可不知,這些武將大多是楊大將軍的手下,是先皇在位時,根據楊大將軍請命而任命的,都是跟隨楊大將軍征戰南北的生死兄弟啊。以李定國、龍炳、武麒為首,這些人如今已經把持了五軍都督府、兵部、吏部、刑部、大理寺等重要權位,朝堂之上其他武將,最會見風使舵,立即都投向了楊大將軍這一邊,加起來,已經超過一大半了啊,他們的話,誰敢小視?而且,田貴妃的那幫子人眼看爭不過太子這一邊的,索性一拍兩散,轉而支持立楊大將軍為帝!”
長平公主呆了半晌,低聲道:“楊大將軍可以說是我大明的救星,但……,他若真是咱們朱家嫡係,那倒也罷了,隻不過,楊大將軍是以儀賓身份承繼楚王爵位的,他現在要承繼皇位,隻怕……隻怕不合規矩吧……?”
王承恩低聲道:“公主,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其實,楊大將軍不僅是大明的恩人,還是你的實實在在的救命恩人呢!”
“啊?”長平公主驚呼一聲,“這又如何說起?”
“先皇那天舉劍要殺公主,後來被窗外飛射而入的一記飛鏢射斷了長劍,老奴當時曾經仔細瞧過那柄飛鏢,你知道,老奴兼管東廠事務,以前從東廠線報裏知道這種柳葉飛鏢,這是楊大將軍的夫人柳若冰,也就是鳳陽城差點擊斃張獻忠的那個白衣女俠使用的!這種飛鏢非常輕而且非常薄,除了她,還沒發現其他人使用過。能用這樣的飛鏢射斷長劍,除了她,沒有別人了!”
“啊?”長平公主更是驚訝,“既然當時他們已經趕到,為何不阻止父皇尋死呢?他就那麼無情,見死不救嗎?”
“楊大人為人老奴很清楚,他絕對不是見死不救之人,楊大人當時沒有出來,估計是不想讓皇上難堪,他也不知道皇上後來會……會跑去自盡啊!所以,談不上見死不救。”
他們當然不知道楊秋池是穿越過來的,早就知道這崇禎帝會跑去上吊了,真的是故意不阻止。
長平公主點點頭:“嗯!你說的有道理,是我錯怪他了。可是,他救了我,救了大明,卻不能因此就把我大明江山奪走啊?”
王承恩道:“這個道理楊大將軍自己很清楚的,所以,今天仁壽殿的會上,楊秋池執意不肯以楚王名義承繼皇位。而眾大臣又爭執不休,最後,袁貴妃懿旨說容後再議,這才散了。”
長平公主呆了半晌,才道:“公公,國不可一日無君,即位之事,還得盡快決斷啊。”
“是這麼個理!”王承恩慢慢續道:“散了之後,貴妃娘娘將奴才叫了去,就是商議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