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正在裝配中的生產線,又去看配件生產線。
這裏因為趕工期的原因,沒有建成全自動化的生產線,需要的工人較多。
“我們這個隔膜生產線,產量能夠同時滿足我們和譚宗明那邊的需求吧?”站在參觀通道裏,劉碩博問道。
給劉碩博介紹情況的張西城回答道:“老板,目前在產量方麵是沒有問題。
如果後期在產能方麵有更多的需求的話,我們可以將產線改造成全自動化的產線,這樣可以增加一半以上的產量。
如果再有需求的話,就需要再上新的產線了。”
“那麼,最大產能能夠達到多少,年產100萬套隔膜可以做到嗎?”劉碩博問道。
這個隔膜的生產專利,劉碩博可沒有交出去,也就是說,是劉碩博這邊獨家生產的。
“目前有產能是80萬套,改造後,最大產能可以達到120套,年產。”張西城答道。
劉碩博點了點頭,表示清楚了。
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的年銷售量在50萬輛左右,也就是說,產量大概也在這個數。
汽車生產廠商可不會提前把車生產出來,都是訂單化生產,就算是提前生產出來的樣車,也不會生產很多。
也就是說,80萬套隔膜的產量,已經完全滿足目前市場的需求了。
即使新能源汽車因為新型鋰硫電池的原因,續航裏程增加後,銷售量也有所增加,按20%的增速算,2年後,產量也不過是72萬輛。
這些車全部都換上自己的新型鋰硫電池,就目前的隔膜產能,也足夠了,何況這產線還能升級。
看完這裏,走出生產車間的時候,劉碩博問道:“東升,剛才聽你的意思,鯤鵬建築的人也在這邊?”
趙東升道:“老板不是剛給我們轉了一百個小目標嗎,不能放在那裏發黴呀,我這邊跟江中區聯係了一下,給我們批下來一塊地,目前正在加緊平整場地,準備建設廠房,用的就是我們的鯤鵬建築的人。”
“鯤鵬建築不是在岸江區那邊搞勝利大廈嗎,還有多餘的人過來這邊建廠房。”劉碩博道。
趙東升道:“建築業都搞的項目經理人製,找一個項目經理人團隊,底下再拉一票農民工,這項目就可以上馬了。
項目經理人團隊,可都是專業的,質資齊全,市場不景氣,誰給錢多就跟誰幹,農民工都是從事建築行業的多年老手,再加上有向北飛在那裏看著,質量方麵是沒有問題的。”
劉碩博點了點頭,道:“剛才說的那個發紅包的事,農民工也要一視同仁,對了,安排一下,一會先給他們發,我要親自發,後麵的內部職工,如果沒時間了,就由你們代我來發。”
趙東升知道劉碩博為什麼這麼做,不就是想要博個好名聲嗎?
這年月,名聲好了,各種榮譽就會加身,到時候有榮譽護體就算是有人想要動你,也得考慮考慮後果才行。
說完了發錢的事,劉碩博又問道:“你這裏建這麼多廠房幹什麼,準備上什麼?”
趙東升道:“一期工程準備上4條固態電池的生產線,直接上固態電池的生產線。
一條固態電池生產線的產能大約在18萬到20萬組,這4條加上那邊那條鋰硫電池生產線改造後,一共5條生產線,讓我們的年產量能夠達到90萬到100萬組。”
劉碩博點了點頭,一百萬組,在初期應該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