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謠言(1 / 3)

明月宛若彎玉,高高地懸在院中柳梢頭上那片深沉的夜空中,清冷的月光落在兩人的身上,似籠了層薄薄的紗。

“各山各水各有靈,各人各有各人道,道不同不相為謀。平生誌,水投石。”

沈彧垂睫,眸光微冷又道:“自在飲酒不如遊山玩水。”

他這是拒絕了慕摘星的合作請求。

慕摘星站在原地,也不氣惱,麵色沉靜道:“聖人不改誌向,我們不是聖人。”

月色下,他離開的背影極為落寞。

沈彧站在原地,看著人推門離去,不由得覺得好笑,聖人愚昧,聖人所言也不是金科玉律,他們本來就不是聖人。

夜色沉沉,一切歸於寂靜。

翌日,京城中又傳出了幾件大事。

一是北昭使臣所在的驛館有人行刺,北昭四皇子身負重傷,已是將死之狀。

二是前任刑部尚書徐知元於天牢自盡,新任的刑部尚書是之前的刑部侍郎周濟,是個年輕手段狠厲的人。

三是民間有傳出歌謠,“帝王將相一夕換,粉紅鳳凰欲登台。問得皇城民心向,離散終歸須離散。”,不知是何處傳出的,無厘頭的歌謠傳遍街頭巷尾。

這些事情發生倒是無妨的,隻是一夕之間,未免過於巧合。

東臨皇帝壽辰將至,還發生這般大事,自然不會是巧合,看著像是陰謀詭計。

在朝堂上聽到此消息的東臨皇帝自然是勃然大怒,這歌謠的意思他自然是能懂,意思是東臨要換帝王。

散朝之後,他將欽天監召去了養居殿。

“張監正,近日星象可有異常?”

坐在黃梨木椅上,東臨皇祈諳捋著自己胡子,麵色沉重。

這些事情絕非空巢來風,定然是有人要借機搗亂皇朝安危,引得皇城大亂。他第一個懷疑的便是那還不死的病鬼祈鶴,他是最覬覦這東臨江山的,第二個懷疑的便是廢太子昭王,他一直看著皇位,唾手可得之時卻被老五害了。

也有可能是那兩個人同謀合作,妄圖造反。

祈鶴那裏高手如林,想闖入驛館刺殺北昭的使臣那是易如反掌。

麵色凝重,他等著張淩雲的答複。

“臣於觀星台夜觀天文,見西北畢星躔於太陰之分,想大雨將至,西北慈縣旱災可解矣。”

張淩雲極為恭敬,看著上方的皇帝,道出自己前幾日夜觀天象的結果。

“如此大好。”

祈諳麵上喜極,若真是壽辰前發生諸多事情,還有亂臣賊子叛亂,那真是掃興。

等監正退下之後,祈諳又叫來了禁軍統領和皇城司,近幾日要加強城中巡守。

將交給二子璃王的驛館之事,又讓昭王去招待防守,二子本事委實是不如原來的太子。若還是讓祈禮招待防守,他隻怕驛館裏的各國使臣死了,到時候三國對陣東臨。

還有極為重要的一點是,那個歌謠上的內容他不得不重視起來。

“孤記得當年璃王畫了一幅粉紅荷花,王侯將相的王,離散的離,這合起來正是……”

祈諳仔細想著歌謠的內容,覺得有些思緒,便詢問著旁邊的大監,最後他想到自己的二字。

好啊,要造反的是他。

景王府書房裏。

三人也正在討論今日發生的大事。

昨夜薑羨魚和祈鶴離開天牢之後,那刑部尚書徐知元還是安然無恙的,但是三更時就自盡於天牢。

薑羨魚在席上翻著手上的星象書,她自然不會懷疑是祈鶴動的手,祈鶴那般悲天憫人的人,不會置人於死地。而且要是他想害那人的話,早就害了,也不會等到昨夜。

最終,她唇角小幅度地扯了下,緩慢道:“我認為是東臨皇下的手,雖然不知道前任刑部尚書為他做了什麼事,但若是我的話趁人一朝入獄趕盡殺絕,隻有死人不會隱藏秘密。”

這推測並非是沒有道理的。

溫詞翻著手中的醫書,看了眼祈鶴,又看了眼位於席上的王妃,他搖了搖頭,微挑眉冷聲道:“不不不,我覺得是那位新晉的禮部尚書幹的,他升職前,可是一直與徐知元政見不和。而且呢,此次徐知元又殘害自己的兒子然後冤枉到禮部尚書陳平兒子的頭上,他必然是極其氣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