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當今皇帝還是鄆王時,宣宗皇帝十分看好夔王,欲立為皇太子,而鄆王長,故久不決。”劉瞻繼續說道
畢春則是第一次聽見這些隱情,自己畢竟不是學曆史的,所以對這個時代一知半解,許多的東西根本無從得知,隻有一些比較普遍的事情自己知道,但是那些事情幾乎在後世人人都知道的,例如呂洞賓之類的!
劉瞻看著畢春,道:“大中十三年八月,宣宗疾大漸,以夔王屬內樞密使王歸長、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等。而左神策護軍中尉王宗實、副使丌元實矯詔立鄆王為皇太子。癸巳,宣宗駕崩後,被宦官迎立為帝!”
畢春不知道劉瞻對自己說這些有什麼用處,但是又不好打斷他,權當聽聽劉瞻發發對大唐的牢騷。
這時,劉瞻居然向畢春問道:“小春,你覺得當今皇上是昏庸之人麼?”
畢春怔了一怔,這問題該怎麼回答呢?至少在自己所看到的資料裏麵,沒有一處不寫到唐懿宗十個昏庸之帝的,劉瞻這麼問,難道不是?
畢春搖了搖頭“小民無法判斷!”
劉瞻苦笑了幾聲,然後才說道:“皇上剛登基之時,也曾勵精圖治,隻是處處受製於人,鬥不過那些宦官,所以自暴自棄,幹脆做一個不討掌權者厭的君王!所以,在世人眼裏,皇上是一個麵對內憂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覺其難的君主!”
畢春冷笑了幾聲,這算是借口麼?“自家的江山已經如此,還不橫起心來與那些宦官鬥一番,而且甘心皇權旁落,這樣的人難道不昏庸?”
劉瞻歎了口氣“當整個朝廷已經被那些勢力滲透,有很多事情並不是一腔熱血就可以解決的,一個人受的挫折太多,雄心壯誌也會慢慢的消磨掉的!”
畢春啞然,他無法反駁劉瞻的話,因為這是事實,縱古觀今,人類一直以來都有不少這樣的杯具人物,這難道全都歸咎於那個人麼?有多少人付出一生努力,最終不得善終,最後發出時不待我的嚎叫?
劉瞻又道:“皇上其實有暗疾已久,命不久矣!隻不過一直封鎖消息,所以隻有老夫一人知道!”
畢春大吃一驚,什麼?皇帝快死了?按照曆史,唐懿宗的確是在這幾年掛掉的,然後普王李儼登基,難道皇帝實在暗示自己?
“劉大人,這番話小春聽得?”畢春有些不明所以,這麼重要的話,劉瞻為什麼毫不顧忌的對自己說呢?
劉瞻苦笑幾聲“小春啊,真是有些事瞞不過你!不錯,這番話皇上曾暗示過老夫對你明言!因為皇上進行著一個十分驚人的計劃!皇上說,這是皇上登基以來,唯一一次真正按自己的想法做一件事!而皇上十分看重你……”
“我?”畢春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這皇帝憑什麼看重自己?自己又如何能幫助他完成計劃呢?畢春想了想,難道跟李儼有關?
劉瞻十分嚴肅的看著畢春:“皇上表麵上對普王放縱,對太子寵愛,但其實皇上最愛的是同昌公主和普王!偏偏普王十個皇子,生在帝王家,總有時要犧牲一些事情!所以皇上不能像對同昌公主一樣寵愛普王!因為皇上知道如果他駕崩了,宦官一定會對他的遺詔不滿,擁立新帝……而普王好玩,不思政事,自然是最好的人選了!”
畢春被劉瞻這番話震住了,這唐懿宗竟然如此隱忍多年,實在令人生畏!那麼他想自己做些什麼呢?教普王?這樣普王便不是最好的人選了?得到普王信賴,以後保護普王?
畢春有些不了解自己了,怎麼不知不覺間竟踏進了這攤渾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