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擴軍上千(2 / 3)

“鎮長,這哪是奇跡?有您帶領我們,這樣的‘奇跡’經常都會發生啊!”牛皋那小子竟然也吹捧了這麼一句。

“哈哈,你小子,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會說話了?”歐陽昊笑罵著給了牛皋一拳,大步朝那些跪地歸降的屯兵走了過去。

就這樣,歐陽昊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金欠布設在欽江西岸的三個軍屯之一的枯木屯,並且順利招降了近千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劍兵,為他統一整個欽縣西部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拿下枯木屯後,歐陽昊就地整編,迅速將兵力擴充到一千人。

不過,這一千人中隻有一百騎兵,其餘九百均為步卒。

“接下來要攻打的目標乃是距離枯木屯足有五百公裏之遙的白楊屯。白楊屯的屯兵並不是常見的劍兵,而是全部由槍兵組成。顯然,這支部隊是金欠打算用來訓練一支槍騎兵的預備兵種,如果我們能收編這支上千人的槍兵隊伍的,再加上目前已經控製的領地範圍內勉強能再湊出一千馬匹,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迅速擁有上千槍騎兵。”

騎兵的話,長劍騎兵和彎刀騎兵的作戰能力,都不如槍騎兵來得強大。槍是棍棒的變體,乃是百兵之祖,是騎戰的最佳兵器。手持四米乃至五米長騎槍的槍騎兵,隻要在衝鋒是端平槍杆,再將槍頭對準攻擊目標的話,完全可以依靠馬力的衝刺秒殺任何敵兵。

在這種充分利用衝量效果的槍騎之下,隻要不是那些修為高深的修士,普通士兵就算裝備再好,也隻能是被秒殺的份。

而槍兵雖然能克製步兵,但擅長近戰的劍兵卻足以克製槍兵,所以歐陽昊這次便將那九百剛剛整編完畢的劍兵帶上,就由他們為前驅攻打白楊屯。

經過七天的行軍,歐陽昊的軍隊順利抵達了白楊屯附近。

因為金欠一直推行****,所以十分不得人心,這造成欽江西岸那些鄉鎮極少有出兵攻擊歐陽昊軍隊的。隻有一個叫古風鎮得大鎮,自恃兵力強大,竟然出動五百兵力試圖阻擋歐陽昊的攻勢,可惜一次野戰下來,被歐陽昊輕而易舉地全麵。幸好歐陽昊無意攻打距離目前領地太過遙遠、且十分堅固的古風鎮,要不然他們這個鎮子說不定要因此易主了。

看到西欽縣一帶有數的強鎮古風鎮都不是對手,那些原本蠢蠢欲動的幾個自恃實力較強的鄉鎮,自然不敢再輕舉妄動了。而那些希望歐陽昊強大起來、顛覆金欠在西欽縣統治的鄉鎮,則紛紛送來糧食、物資乃至馬匹、士兵,這讓歐陽昊的不對在抵達白楊屯附近時,兵力達到了一千三百多人,其中騎兵達到了兩百人。

看到歐陽昊來勢洶洶,白楊屯的屯尉不敢出戰,隻得依托白楊屯核心地帶的一座土城負隅頑抗。

“白楊屯那座土城雖然不算十分堅固,但對於缺乏攻城器械的我軍來說,一時半會還真奈何他們不得。不過,白楊屯的幾個水源隻有一個在土城內,他們上千人靠那一眼泉水井恐怕連喝水都有點不夠,至於洗臉、刷牙、洗澡乃至洗衣服的水就更加不足了。而且金欠對這些軍屯控製得很嚴厲,最多隻給他們留下半年的口糧。現在距離秋收隻有一個多月,他們上次留下的口糧恐怕已經開始見底了。隻要我們將這座土城包圍起來,他們根本就沒辦法出來收割莊稼,恐怕很快就會因為缺糧而淪落到吃草根樹皮的地步。”

這樣分析著,歐陽昊便決定對白楊屯執行圍點打援的策略。

在包圍白楊屯二十多天後,白楊屯因為缺水和缺糧,已經快要淪陷了。幸好,他們的援軍也終於到了,來的是胡馬屯的五百騎兵。

胡馬屯建在一座寬闊的山穀中,這座山穀是一處天然的牧場,適合放養牛羊馬匹。金欠雖然沒辦法搞到什麼好的馬種,但交州牧張津曾經是西園八校尉之一,手眼通天,他不知從什麼渠道搞到一批鮮卑胡馬,便交給金欠,讓他負責將這批馬種繁殖起來。金欠倒也不負所托,派手下擅長牧馬的馬大倌建立胡馬屯,經過五年的發展,很快就有了三百胡馬和近千山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