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飯桌上,楊大娘說了上午在地裏的事情,大家都感到驚奇。
“原先在書上就讀到過山藥,沒想到我們清河村也有,我都隻是聽過,不知道山藥長什麼樣,小月竟然認識。”
楊樹用讚賞的目光看著宋月,把她看得都不好意思了。
“原先我隻是知道這東西能吃,不知道這就是山藥,後來也是有大夫看到了,才知道這是山藥。”
宋月又搬出了上午那套說辭向大家解釋。
“山藥確實是一種藥材,平常用來煮著吃,也可以補氣,尤其適合秋冬。”
楊樹估計也是在哪本藥材書上看到的內容,還記得一些就講出來給大家聽聽。
“那我下午就琢磨琢磨山藥的做法,晚上給大家嚐嚐。”
說到山藥的吃法,腦子裏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芍藥排骨湯和山藥粥,但是在這個時代肉太貴了,普通人家是吃不起得。
那種剃幹淨了的肉骨頭倒是不貴,有機會可以去集市上看看。
楊樹的身體虛弱,並不是因為什麼大病,更需要營養均衡好好的補補,天天吃紅薯糙米的,就算吃得飽,也養不好身體,不吃肉,哪裏來的力氣。
等吃好了午飯,宋月在收拾桌上的碗筷的時候,家裏其他人就好奇去那背簍裏瞧山藥是什麼樣子的。
“這樹根似的東西真的能吃嗎?”
楊林雖然看著懂事老成,但終究還是個七歲的孩子,此刻見到了新奇的事物,臉上才露出了幾分孩童的稚氣。
“二哥笨,爹說餓的時候,吃樹根。”
三歲的梅子可能是什麼時候聽大人們說過,以前鬧災荒的時候,人們餓極了連樹根都挖著吃。
“這東西外麵瞧著和樹根一樣,裏麵倒是和山芋一樣,小月都說了能吃,那肯定是可以的。”
楊老爹把山藥拿在手裏端詳了一會,便放下了,手上沾到粘液的地方有點癢。
楊樹也想拿起來看看,便被楊大娘阻止了。
“這東西有些人沾到了手上會癢的很,大郎你還是別碰了,不然一會難受的很。”
“娘,我摸著不癢的。”
楊林倒是和宋月一樣,對山藥不過敏,不過楊大娘和楊老爹都碰不得這東西。
收拾好了碗筷,宋月拿木盆裝了一盆子水,搬著小馬紮在院子裏準備削皮。
楊林湊過來,“大嫂,我們晚上用這個做什麼吃?”
宋月想了想就說,“我們用這個蒸個山藥糕當主食,再切兩根放上點玉米,做湯喝。”
“那我來幫大嫂削皮。”
楊林也從屋子裏拿了個小板凳出來,手裏拿著割麥子的鐮刀。
這裏的鐵器也挺多的,為什麼就沒有人做一把刨子出來呢,平常一直拿著菜刀給瓜果削皮,雖然也能削,但是比刨子的效率可慢多了。
楊林一開始沒經驗,一根山藥從頭削到尾,結果到了後麵,黏液太多了,山藥哧溜一下從手裏滑了出去。
“呀,對不起大嫂,我把這山藥弄髒了。”楊林稚嫩的小臉上滿是歉意。
“沒事,放盆裏洗洗就好了。”說著宋月去廚房扯了幾根稻草,又放在清水裏搓了兩遍,遞了一半給楊林,“拿點稻草裹著就不滑了。”
等把所有的山藥都削完,也用了好長時間,看來以後還是得弄一把刨子。公公就是木工,到時候買個鐵片,在讓他做個木柄,應該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