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廠衛並立(2 / 2)

【可能是朱棣覺得宦官就是比外臣可信吧,《明史·宦官傳序》說:從永樂年間開始,宦官得有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諸大權。宦官成為皇帝的耳目和心腹,明朝的心腹之病不可避免了。】

【在朱棣的推動下,宦官集團不僅被引入參政,政治勢力也在國家的政治生活中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朱棣將宦官集團的管理部門從前朝獨立出來,不再由吏部負責,而是由宦官集團的內部機構——司禮監管理,大大強化了皇權和專製統治。】

【終明一朝,錦衣衛和宦官深度幹涉朝廷內政,對明朝的政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唐朝貞觀年間。

唐太宗李世民歎息道:“朕本以為這朱棣身為沙場英雄,治國能有什麼好的方略,朕也可借鑒一二。可他竟行此蠅營狗苟之事,搞什麼特務政治,還任由宦官幹政,他難道不知,曆朝曆代不知有多少壞在這些人手中!”

李世民是極為討厭宦官幹政的,雖然知道朱棣和自己情況不一樣,他需要特務機構來幫助他監察百官,可讓宦官幹政還是讓他極為失望。同為武力上位,又都能征戰沙場的皇帝,李世民對朱棣那是相當失望。

明朝洪武年間。

李世民隻是歎息,朱元璋又一次暴怒了,他指著朱棣罵道:“咱朱家的江山就是讓你這麼敗壞的嗎?宦官幹政?你把咱的話都當什麼了?一群沒卵子的東西,也敢執掌大明的權柄?”

朱棣欲哭無淚,這真不是他幹的啊,雖然他清楚自己日後萬一繼位了可能這麼幹,可如今他真的是無辜的。可麵對發怒的朱元璋,他能說些什麼,隻好跪地請罪。

朱元璋罵了一通,也累了,喘了一會氣對朱標說道:“標兒啊,你一定要保重身體,咱這大明還需要你替咱守著。”

又瞥了一眼朱棣:“其他人,咱信不過!”

明朝永樂年間。

朱棣眼前一亮,宦官監察天下,對他來說這是個好主意。可朱棣也清楚,自己剛剛即位不久,這一下子讓宦官執政,肯定會招致滿朝反對,此事還要徐徐圖之。

同時朱棣也注意到另一件事,東廠是建立在北京的,作為皇帝的心腹肯定是要離皇帝最近的,朱棣暗自思量:“看來這遷都北京,朕最後還是做成了。”

看著朱棣沉思的身影,太子朱高熾頓覺不妙,他覺得自己父皇不會真的在考慮用宦官吧?

“父皇,宦官幹政弊病頗多,前代多有宦官亂政之事,兒臣唯願父皇慎之!”朱高熾進言道。

作為一個文人,朱高熾肯定是不願意看到宦官幹政的。

朱棣則使出了一個拖字訣,他滿不在乎的說道:“不是還有十幾年嘛,到時我們再論吧。”

皇帝不正麵回答,其實也就相當於回答了,朱棣不反對建立東廠。隻是皇帝此時也並未明確此事,因而朱高熾也不好再多說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