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被朱棣下旨逮入詔獄,拷打至極。關押三年後,紀綱領會朱棣的意思,將解縉在雪中凍死,終年四十七歲。】
【雖然解縉的死不單單是因為支持太子,可也與之脫不開幹係。】
【解縉死後,朱高熾之後又遇到一件讓他陷入危局的事,那便是東宮迎駕事件。】
【永樂十二年,朱棣北征瓦剌後回朝,對此事明史中隻記載:帝征瓦剌還,太子遣使迎稍緩,帝重入高煦譖,悉征東宮官屬下昭獄。】
【簡簡單單一句話,背後卻蘊藏深意,還有不知道多少家庭的支離破碎。朱棣北伐得勝歸來的時候,朱高熾派出使者前去迎接。朱棣接了賀表,沒說什麼,照常返回了北京。】
【可是過了一個月,朱棣突然想起了這件事,並且覺得,朱高熾派出的使者到得太晚,朱高熾寫的賀表也不稱心,是不是在故意怠慢自己?】
【朱棣因此大怒:“這全部都是輔導佐助太子的東宮屬官的罪過!”】
【再加上漢王朱高煦在皇帝身邊進言詆毀,又是火上澆油。於是,朱棣先派人將吏部尚書蹇義、學士黃淮、諭德楊士奇、洗馬楊溥、芮善及司經局正字金問等東宮屬官逮押起來問罪。】
【這其中,就有後來大名鼎鼎的“三楊”之二,楊士奇和楊溥。】
【幾人逮押途中,朱棣下旨,寬宥了蹇義,讓他回南京去。又命令將黃淮先關押進北京大獄。】
【次日,楊士奇及金問相繼到達。朱棣說道:“楊士奇姑且寬宥他。我從來都不認識這個金問,他是怎麼得以在東宮做侍從官的?”然後,命令有司審訊金問。】
【很快,朱棣又召來楊士奇,訊問東宮之事。楊士奇很聰明,他沒有和皇帝分辯,隻是回答說:“太子孝敬誠至,如果對陛下有所不是,都是臣等辦事不周。”楊士奇攬下了所有罪責,隨後,楊士奇也被朱棣下入錦衣衛大獄。】
【但楊士奇本就素來得朱棣信任,人又會說話,因此在監獄裏待了沒多久就出來了。】
【可其他人就沒他這麼幸運了,在有司審訊金問時,由於其供詞之中,提及了楊溥。於是,楊溥等人也相繼被逮捕入獄。】
【楊溥和其他幾個官員可就不一樣了,不同於楊士奇,他們在監獄裏被關了整整10年。直到後來朱棣去世,朱高熾登基,才被釋放出來。】
【朱棣這樣做,的確是凸顯了皇帝的威嚴。可是,他這種做法,對於未來要執掌大寶的儲君而言,無疑是顏麵掃地。】
【東宮迎駕事件,是對朱高熾的一個重大的打擊。不過,此時的朱棣已經有了分寸,打擊歸打擊,可他沒打算真的換太子。畢竟,朱高熾被廢了,他的寶貝孫子朱瞻基也得跟著被廢。】
【而且,朱高熾本人實在是過於小心謹慎,也挑不出什麼大錯來。此後,朱棣經常精準打擊朱高熾身邊的人,對於朱高熾本人,倒沒怎麼著。】
【就在朱棣的打擊中,朱高熾一路謹小慎微的走到了終點,成功坐上了皇位,可以說他這個太子當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