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子張嘴就來,“就叫錢多多作坊,大家都想賺銀子,叫錢多多作坊都會喜歡的。”

藺商揉著他的小臉蛋笑的合不攏嘴了,“你這個名字也不錯,寓意很好。就是感覺怎麼讓大家都鑽進錢眼裏了呀,不行,還是要再想想。”

大山讓藺商也說出個名字,一人一個,誰取得好就用誰的。

藺商歪著頭認真想了一下,突然想起一個挺不錯的名字來。

“花田喜事,怎麼樣?這個名字又接地氣又喜慶,能不能用啊?”

小包子第一個拍手叫好,讓她們就用這個名字。

徐大娘也高興,直說這個名字聽著好聽,大山當然更無異議,當下拍板,作坊名字就叫花田喜事。

“俗話說人配衣裳馬配鞍,作坊就應該有個牌匾才有氣勢,下次再去鎮上就找做匾的師傅,讓他給咱把招牌做出來。”

接下來這幾天,因為藺商暫時不用去鎮上,又讓柱子和大山兩個做了好幾個蜂箱,算下來有七八個的時候,才讓他們停止製作。

以後等錢桂花兩口子對養蜂徹底熟悉了,可以根據情況再添加養蜂量,她讓兩人進山時多注意一下,哪裏有蜂窩就把蜂箱放在附近,等吸引它們進蜂箱後,再搬回錢桂花家。

要說上次那箱蜜蜂也是夠幸運的,兩人在搬運過程中蜂王竟然沒有跑出來,否則就要前功盡棄,其餘的蜜蜂也會跟著跑掉。

藺商另外還琢磨出一個收蜜蜂的好辦法。

就是把蜂箱放在野花開的正豔麗的附近處,這樣前來采蜜的蜜蜂們就會留戀在抹了蜂蜜的蜂箱內,當它們發現蜂箱裏是一個宜居的好地方時,就會回去把信息傳遞給蜂王,隻要蜂王動了心,肯遷居新家,那就大功告成,可以將蜂箱搬回家了。

當然,想法還需要用實踐來驗證究竟可不可以。

沒想到藺商的這個方法極好,大山他們再也不用滿山去找野蜂窩了,隻要把蜂箱放在合適的位置,貪圖舒適的蜜蜂們一般就會主動在裏麵安家,等到發現有蜂王入住,他們就會放下蜂箱的暗扣,將蜂箱扛回去。

時值蜜蜂出外采蜜頻繁期,不到半月時間,錢桂花家的院子外,就擺了一排蜂箱,每日都能看到蜜蜂們忙進忙出,錢桂花聽藺商說過,這是蜜蜂們在辛勤采蜜,不要去打擾它們。

貴財的身體本來就很強壯,所以在腿上的夾板拆掉後,他就想下地活動活動,如果可以,就不用整天讓妻子照顧了。

此時距離他摔傷也就十七八天左右,大山按照藺商的指導,給他做了一副拐杖,不過藺商特別叮囑貴財,現在還不能下床走動,萬一加重傷情,將來受罪的還是他自己。

貴財問她,“還要多久才能下床?”

藺商說,“你這算是恢複的快的,不過也要等兩個月後才能下床活動。你要是不聽勸偷偷下地,別怪我醜話說在前頭,那就等著後半輩子就當個瘸子吧。”

最後一句話實在嚇到貴財了,畢竟多躺兩個月和當瘸子相比,他還是願意選擇前者的,腿瘸的人可不就是一瘸一拐行動不便嗎,走起路來那姿勢看著都讓人心裏怪難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