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第一三四章 竊國者侯(2 / 2)

據說老皇帝太醫悉心調理下,終是能開口說話了,隻是嗓子畢竟是壞了,話聲怪裏怪氣的,隻怕抗不住國事煩憂了。

春寒近日心情更加抑鬱急迫,因為傳來戰報,派屬下占據的那晉國之城情勢危急。雖本來便是個聲東擊西的計策,拚著幾萬兵力的損失來賭金素這廂的大計,隻是現功未成,事未靖,那廂如果潰敗,隻怕也會影響金素朝廷態勢。他隻好加緊步伐,快些行事。

不一日,忽然聖旨降下,招春寒為當朝駙馬,尚皇帝幼女安和公主,並將春寒身份血統公之於眾。金素臣民大有追慕前朝待其寬和親厚之義的,更兼先時對上邦大國積攢下的欽慕之情,知曉如此,更是炸開了鍋般口耳相傳。

金素那些遠離戰亂多世、撫今追昔的內居之民心中,晉室為篡位逆臣,隻怕這當今世上血統出身最高貴神聖之倒要算是這春寒了。

金素朝中權貴當此劇變,各自徘徊不定,而駙馬春寒立府不足十日,皇室宗親無端暴斃者六七。金素京中一時詭譎異常,忽有禁軍統領被革職,春寒暫代其職。不一時,晉莩知曉金素異動,明白上當,派兵擾邊,聲勢頗大,金素百姓心惶惶,便有大將盛讚春寒勇武韜略,請皇帝頒旨命其出征。

春寒則借了此事,暗中流散前線潰敗謠言,替晉軍造勢,更使金素百姓皆覺不安,仿佛一下子便要亡國失家了,朝野上下一片動蕩。好好的金素,明明前幾日還沒什麼事,短短幾天,就像要風雨飄搖了般。

上下正等著聖上頒旨令駙馬出兵呢,不想那老皇帝竟更絕,直接下了禪讓詔書,將整個處“危難”中的金素全全托付給春寒,自個兒退位頤養天年了。詔書中曆數祖宗八代皆是春寒父祖臣下,前朝被滅,自己苟延殘喘隻是為替前朝保留金素之地,如今覓得春寒,智勇仁德,堪承大業,願傾國交付,以期萬千盛世繁華……

這倒像是春寒成了受命於危難的英雄了——後世史書也確乎是這麼寫的,並且對金素國君的忠貞大義大讚了一番,留給子孫後代一個看起來無比詭異的著名典故。

金素朝中雖有不服之輩,但一切來得太快,毫無征兆,待有所反應過來家已經木已成舟,一切塵埃落定了。然而春寒也知道雖是看起來表麵上成功了,但若想全麵接掌金素,他還任重而道遠,隻怕不是三年五載所能辦到的。所幸有賴於明光宮和自己昭景門等門派暗中幫扶,朝中官宦瞧著那一眾違逆之士的下場也再不敢有所異動。

春寒此回動作,實比晉莩肅清朝廷還要驚險上十分。如今金素像是剛剛遭逢了一場大地震般,實元氣大傷。隻是那晉廷又何嚐不是?假春寒圍城便耗了晉莩好些兵力財力,如今朝內又未穩,直打進金素是不可能的。所以兩者雖是撕破了臉恨不得咬死對方,卻也隻能各自休養生息,畢竟兩國交戰不比仇對陣,同歸於盡那樣的下場是不考慮之中的。

晉莩見自個兒大軍壓境也未能威懾到金素,使其獻出春寒,反倒為叢驅雀,讓那春寒撿了這麼個大便宜,一時也是無可奈何,隻能心中暗恨。卻說他當初收到金素國君禪讓的馳報時,驚訝的眼珠子都差點要掉下來,坐龍椅中呆怔了一整日,想破頭也沒想明白金素究竟發生了何事,才讓“禪讓”這種夢裏的屁話竟也能說得通……

晉莩覺得果然是自己太自負了,當年得了恒王府外異動的消息並未當即誅滅,反倒暗自興奮覺得那起賊黨是自尋死路,結果有膽子放虎歸山卻沒本事七擒孟獲。如此,他不隻沒解決了父祖三代懸心的症結,反倒使那症結徹底化為一顆毒瘤,連守成都未做到……他向來對自己要求極高,此回打擊頗大,隻覺得無顏見九泉之下的父祖。

而那春寒此舉,當真當得那“竊國”二字,再貼切沒有,金素立國兩百餘年,竟是這樣一個奇詭的終了,令不可思議……

晉莩畢竟果睿,知道自己目前沒能力收服金素,也不怕折了麵子,下旨撤兵。而金素軍民見晉兵撤走,一時歡欣熱烈,盡歸功於新登位的明主,道是那晉室自慚理虧,怕了前朝貴太子,有春寒朝,晉室便再不敢侵邊擾安!

晉兵剛退,那留晉國的春寒部眾便打點剩餘兄弟潛返金素,不幾日,便回到金素京中。春寒詔令大開城門迎接,聲言眾部將護持貴妃歸國有功,京中大小官員俱須城外恭迎貴妃還朝。

蘇辛聞言倒是一驚,什麼貴妃?哪來的貴妃?

吃醋王爺134134_吃醋王爺全文免費閱讀_134第一三四章竊國者侯更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