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下山,斬妖降魔!”
看著張洪偕樹起的這麵旗幟。
收拾好行裝,打算跟張洪偕一塊下山的陳通等人不由有些尷尬——這也太張揚了吧?
就連前來送行的張洪任,也皺眉道。
“還是把這個撤掉吧,不太好,不太好。”
“好,那就撤了。”
張洪偕倒也沒頂撞自己的哥哥——他也就是在山上,能管一下自己,下了龍虎山,他再重新把旗幟掛出來不就是了?
掛著這麼一麵旗幟下山,確實是有些張揚。
不過張洪偕並不在意這些——他是下山忽悠的,忽悠信徒的,當然是越張揚,越好了。
就這麼的,張洪偕,還有張洪哲,陳通,黃大發,張和庭,張德福,宋之行。
七個道士,便同時下山了。
張洪偕也沒讓哥哥給自己預備轎子,挑夫什麼的,而是一身素裝青色道袍在身,頭上隻挽了一個簡單的發髻,背上還背了柄劍,便隨著一眾小弟,沿著龍虎山開鑿的石階,徑直的從天師府,往山下去。
“咱們這一行啊,得起個響亮的名號!”
出了天師府,行走在山路上,張洪偕一手扶劍,掃視著山巒的壯觀風光,一邊朝周遭的六個小道們說。
“那依啟靈的意思,什麼名號才響亮?”
陳通在一旁問。。
“就叫七劍下神山!”
張洪偕說道。
“七劍?”
陳通詫異,張洪偕點了點頭。
“咱們下山,可是要斬妖除魔的。”
說到這,張洪偕又瞅了眼人群裏才十六七歲的張德福。
“德福,咱們已經走遠了,把我準備的那麵旗幟,給掛出來吧。”
“好。”
張德福是個老實道士,在龍虎山是很難混出頭的,所以他是一門心的跟著張洪偕當小弟,辦事也格外的仔細,趕緊按張洪偕的吩咐,又把那麵天師下山, 斬妖降魔的旗幟給打了出來。
旗幟一亮出來。
張洪偕就喊起了口號。
“龍虎山就是神山,咱們七個,就是七劍下神山,日後也少不得用手中的劍,殺一殺這世間的妖魔……”
“跟我喊,七劍下神山,斬妖降魔。”
“七劍下神山,斬妖降魔。”
旁邊的幾人稀稀拉拉的跟著喊,似乎都覺得這口號太尷尬了……
“道兄,除了老陳的劍法外,咱們幾個的劍法好像都不太中用啊……”
黃大發這個有些傻乎乎的小道士善意的提醒,讓張洪偕的臉色一黑。
他的劍法怎麼能差呢?
再說了,這年頭殺人哪有用劍的?
得用火銃,用神雷,用大炮。
誰用劍啊?
見張洪偕黑著臉,旁邊的張洪哲則趕緊打起圓場,他朝張洪偕問。
“洪偕,咱們下山後,往哪裏去?”
“先往撫州府去,第一站,去東鄉縣!”
張洪偕說道。
東鄉縣是一個曆史不算悠久的縣,正德七年才設縣治。
張洪偕之所以要去這裏,那是因為,經東鄉可是到臨川,也就是撫州府城去傳道,北上則可以到南昌,擴大影響力。
……
張洪偕的行動速度還是很快的,一是時間緊迫,給他猥瑣發育的時間不多了,他必須得趕在崇禎十七年上半年,積累起來第一桶金——發展一批精誠可靠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