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建製完成,張洪偕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布防駐守。

他的防禦重心,大概就是廣信府,饒州府,防止從浙江,或南直隸進來的明軍。

九江同樣也是防禦重地,不過張洪偕手上沒有水師,所以,對這裏的防守,就隻能夠在陸地上進行了。

當然了,他同時還要防禦的地方,位於長江上遊的武昌。

這個方向,張洪偕感覺威脅不大,左良玉是塚中枯骨。

但是,他麾下的所謂“八十萬”大軍,還是個不小的威脅。

因之,張洪偕亦要分兵,去防禦湖廣。

另外,湖廣那邊,大明朝還是有幾個得力的能臣的,何騰蛟,堵胤錫都不好對付,他們可不是左良玉,還是忠於大明朝的,萬一引兵來犯,可就危險了,所以張洪偕對於袁州府,也要加強防備。

至於東麵的福建方向。

張洪偕就很放心了,鄭芝龍是守家之賊。

他是沒膽來找自己的麻煩的。

南邊的廣東,張洪偕也不怕,廣東那邊,武德孱弱,幾乎沒有可戰之兵,兩廣巡撫沈猶龍手下,倒是有支兵馬,可這支兵馬卻弱的很。

連對付廣東的民亂都尚且不足。

廣東在崇禎年間,爆發起義,沈猶龍也不過就是將這些義軍,給趕到了粵北山區,然後就奈何 不得對方了。

曆史上,這些義軍一直堅守到清兵南下,然後搖身一變,成投靠了南明,成了大明官兵。

所以,表麵上看,江西是一個四戰之地。

但實際上,在崇禎十七年即將結束的這個節骨眼上,是沒有人會來找張洪偕的麻煩的。

哦對了,就是有。

張洪偕也不怕。

因為,以大明朝的行政效率來看。

即便真有兵馬,過來對他展開圍剿。

從調兵,到籌集糧草,再到朝堂上扯皮,以及文臣之間,互相掣肘,不折騰個三五個月,這兵估摸著,連上路都還沒有呢。

而三五個月後,清妖便南下了,誰還有功夫搭理張洪偕啊?

張洪偕現在要做的,是積極備戰!

在內政上,竭力的推行天朝田畝製度,把江西一省土地均分,把所有的的丁壯,都變成他的伍卒。

在軍事上,加緊練兵,將軍隊規模,盡快的擴充起來。

在後勤上,想辦法籌措軍械,生產武器彈藥。

因此,在崇禎十七年馬上就要結束的十二月裏,張洪偕正一直,為這些工作而忙碌著。

“天師,這是龍虎山軍校三期的學員的名單,請過目。”

巡撫衙門內,兵務司司長張洪哲,將一張名單,遞到了張洪偕手上。

擴軍,必先有將。

所以,在進入到南昌後,龍虎山三期,就開始招生了。

作為張校長。

張洪偕自然要親自過目一下,軍校學生名單。

三期學員總共有三百人,幾乎相當於前兩期之合。

同時呢,學員的來源也有變化,不再全都是 道士,還有信徒了。

裏麵還雜以了數十名普通士兵,以及,一百多個貧寒江西儒生。

明代科舉興盛,江西文教更是昌盛的很,深受萬般下品,讀書最高的思想熏陶,所以讀書人甚多,就是貧寒百姓,也竭力的支持孩子讀書。

這就培養出來了大量的讀書人,可是這些讀書人,卻又沒有出路——全國三年才開一次科舉,取三百個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