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八十萬大軍?(1 / 2)

大順的軍製,是營中,有老營五營。

前營,後營,左營,中權親軍,全部呆在北方,在一片石之戰後損失慘重,元氣時至當下,都沒能夠恢複過來。

而右營,卻因為一直待在南邊,在襄陽駐守,與武昌的左良玉,隔江對峙,所以兵力保存的極佳。

當時間到了弘光元年,也就是大順永昌二年五月後,當浩浩蕩蕩的大順右營兵馬,再加上一些劉希堯在襄陽練的新兵南下,五萬之眾,號稱二十萬大軍。

開始了南征左家軍的所謂八十萬大軍!

從襄陽出發後,劉希堯可謂是近兵神速,不多時,捷報便頻傳了,長江以北的湖廣數府,在他出兵不過幾日,便悉數告破。

席卷數府後。

把長江以北的半個鄖陽,黃州,德安,還有半個荊州,全部占領,劉希堯兵鋒直抵漢口,在這裏擊敗了左良玉的好兄弟邱磊。

飲馬長江。

南望武昌。

大順天兵兵臨江北。

武昌城內的左家軍諸將們,是有些坐不住了。

呃,他們是真的坐不住了。

因為他們哪有八十萬人馬啊?

這種吹牛逼的話,怎麼能信呢?

明末這世道上,吹牛逼的多了去了,張洪偕吹牛逼他有法術,袁崇煥吹牛逼說自己能五年平遼,清妖吹自己滿萬不能敵。

左良玉無非就是,按照慣例,吹了吹牛逼。

隻不過他吹的牛逼有點大罷了。

左家軍別說是八十萬大軍了, 連八萬都沒有。

總共也就是六七萬人,而且絕大多數還都是衛所乞丐兵,或者是裹挾的丁壯。

真正的核心戰鬥力嘛,就更少了,隻有三千人。

嗯,隻有三千家丁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左良玉曆史上,幹啥啥不行,跑路第一名的原因。

因為他知道自己有幾斤斤兩,不跑路那就要當大明朝的忠烈了。

現在左良玉已經死了。

是不用繼續操心,不用虛張聲勢跟流寇對峙了,也不用繼續吹牛逼了。

但底下的諸將們,可該如何是好啊?

如今大順天兵,兵臨武昌。

是戰,還是不戰?

還是投降呢?

這不是,在武昌城內的齊國公府上。

左良玉的一眾部下,正看著麵前剛剛襲了齊國公爵位的左夢庚,苦著張臉道。

“少主,如今情勢危急,您拿個主意吧。”

左夢庚是左良玉唯一還活著的兒子。

在左良玉的死後,他也就成了左家軍諸將的共主。

此刻,坐在主座上他,一聽到讓自己拿主意,他猶豫的說道。

“武昌恐怕是保不住了,不如暫避長沙?”

“退避長沙,又能夠退幾日啊?”

邱磊板著臉說道。

一旁的眾將無不是皺眉——是啊,退到長沙,又能夠怎麼樣?

“幹脆降了吧?”

馬進忠提議,他原本就是起義軍,後來受了招安,他說道。

而且這是投降李自成,不是投降清妖,馬進忠也沒什麼心理負擔。

“先退到長沙,或是江陵吧?”

“等南昌派兵來支持!”

左夢庚皺了皺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