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微微了沉了一下頭,悄悄的豎起了大拇指。
周瑜等人正尷尬的站在地上,兩邊也沒了可以讓他們坐下的席位,隻能站著享受眾人的目光。
李易陰陽怪氣的率先說道:“淩統淩公績,真沒想到淩大將軍還敢來到我家地盤上。當日那一番款待,李某人感激不盡啊。”
淩統一時不好回答,隻能陪笑著。自從他知道那天他找麻煩的那個人就是名聲大盛的李易之後,心中便整日忐忑不安,擔心此人偷偷報複,還好赤壁之戰之前,都沒有再和此人碰麵的機會。原以為此事就這般揭過了,哪知道今日又不得不硬著頭皮來江夏,心中大呼上天庇佑。
李易站起了身子,活動了一下筋骨,笑道:“李易對淩將軍的功夫可是記憶深刻,此番我等再切磋一次吧。”
淩統看了看周瑜,見周瑜裝作沒聽到,不搭理他,硬著頭皮說道:“不了不了,我家都督此來有要事在身,耽誤不得。”
李易笑嘻嘻的說道:“不耽誤,不耽誤,反正我家主公也不在,趁機玩一玩也是好的。增進下兩家的感情嘛,您說是不是?大都督。”
周瑜已經打定了主意來這好好求人家放糧了,縱是心中不願自己手下被人欺負,卻也沒了辦法,總不能因為他淩統一個人就無功而返吧?無奈之下,周瑜笑道:“文成將軍說的是,僅僅切磋一番,隻要不鬧的太大,也是好的。否則,周瑜不好和吳候交代。”
李易明白周瑜就是在說,不要把人打得太慘,否則麵子真掛不住了,難保吳候會不會興兵攻打你江夏。
當下李易就笑道:“都督不必說的如此明白,李易自然不會傷了兩家的和氣。正好我們江夏這些將軍也是閑的手癢,不如一個個的都較量一番吧。”
周瑜絲毫不急,笑道:“還是不必了吧,若是不小心受了傷,我們那邊可是還有硬仗要打。”
諸葛亮在遠處笑道:“大都督可是瞧不起我們?還是擔心我們借機害了諸位?大都督放心,諸葛亮自然不會如同都督一般,百般刁難。隻要都督麾下這些將軍任有一人勝出,諸葛亮立刻勸主公借給大都督糧草。”
周瑜冷眼看著諸葛亮,知道諸葛亮是在借機嘲諷他幾次暗害,但又不好發作,隻能回頭看了看跟來的這些將領。除了個淩統,韓當,真就沒什麼像樣的戰將了。
周瑜轉念心思,說道:“聽說諸位曾擒得曹操麾下大將張遼,隻是為何又將他放了?”
周瑜故意岔開話題,是為了挑一挑明麵上的道理,也好在一會借糧的過程中,找到些有利的說辭。
諸葛亮笑道:“我家二將軍,與張文遠乃是多年好友,就是過五關斬六將,可也多虧了文遠將軍才能順利脫身。我家主公以仁義為重,自是不能恩將仇報,加之他曹操又奉上了許多金銀,自然要還了張文遠的人情了。”
周瑜冷笑道:“諸葛先生,此言差矣,以小義而舍大義,實為短見也。隻為小小恩情,便置兩家盟約於不顧,那張遼的處置,連知會也未知會我江東一聲,有些過分了吧?”
“大都督說的又是什麼話,你江東擒住不少曹營將領,是殺是放是招降,難道與我家主公打過招呼了?”李儒在一旁插話道。
“這位先生是?”周瑜並不認識李儒,故而有此一問。
李儒輕輕答道:“李儒,李文優。”
周瑜聽見李儒報上名字,先是一驚,後是一喜。驚得是此人怎麼到了劉備帳下,喜得也是此人居然到了劉備帳下。這下可來了以後對付劉備的招數了。
周瑜打定了主意,麵上不露聲色,笑道:“原來是文優先生,周瑜見過先生。先生所言甚是,周瑜方才無禮了。”
李易打了個哈欠,插話道:“大都督,別說那麼多,打還是不打,您一句話。不打諸位立刻走人,敢應戰糧草就有機會。”
張飛在一旁操著大嗓門喊道:“就是就是,這是好心幫你,你這廝還不快快領情。”
眼看著眾人為難,周瑜皺緊了眉頭,想著如何才能擺脫這種被動的局勢。
諸葛亮輕笑道:“大都督怕了也是自然,江東好漢,盡被文成一人給收拾了,沒了膽氣罷了。”
看著底下一群人的臉色鐵青,諸葛亮自顧自的搖搖羽扇,又笑道:“不如這樣吧,在這些在座的將軍中,諸位隨意挑選。選出五人,隻要都督麾下有一人勝出,借糧一事亮包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