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怎麼周瑜布起了疑兵陣?”徐庶在一座城樓上,用千裏眼看著外麵的形勢。卻發現周瑜的部下都在多豎旗幟,實際上人要少出去許多。
徐庶招呼了一聲,說道:“妙才將軍,帶我到其他幾個方向去看看。”
夏侯淵點點頭,叫了許多親兵過來,將徐庶圍在當中,眾人下了城樓,順著城牆一路走到了南側。
“奇怪……走,再去西麵北麵看一看。”徐庶納悶起來,這周瑜是在搞什麼東西,看遠處不像是有埋伏的樣子,兵力卻是少上了許多。
接連觀察了一下另外兩處的軍情,徐庶終於想明白周瑜是幹什麼去了。
“肯定是去主公那借糧去了,看樣主公還故意多給了周瑜不少糧食,不然兵力不會撤出去這麼多。這可是個好機會啊!”
徐庶暗自想定,對夏侯淵說道:“妙才將軍,通知子孝,元讓二位將軍,待會出城殺敵。”
“啊?”夏侯淵張大了嘴,外麵可是有十萬大軍,城裏實際上也就是四萬多人,出去不是找死一樣嗎?
徐庶看出了夏侯淵的心思,笑道:“周瑜故布疑陣罷了,此時他最少撤出去三萬人運送糧草。”
“先生怎麼知道?”夏侯淵好奇的問。
徐庶總不能跟夏侯淵說,是我用手裏這東西看到的吧。隻能冷哼一聲,說道:“此乃我與孔明早就商量好的計策是也,燒掉他的糧草,算準他周瑜不願退軍,必定去找我家主公借糧。我家主公再大量的借出糧草給他,但卻又不派人送糧,好讓他周瑜自己帶人去取,令他兵分兩路,好讓我等有機可趁啊。”
還真讓徐庶說中了,諸葛亮打的就是這個主意,算準了徐庶定會用千裏眼觀察江東士卒的部署,定然會發現這一點,趁機讓江東損兵折將。
“兩位先生真是厲害,這都能算到。真可謂是,巧計連環啊!”夏侯淵稱讚了一聲,又說道:“你們送徐先生回府,我去找元讓兄和子孝出兵去。”
“慢。”徐庶打斷了夏侯淵,思索了一陣,說道:“妙才將軍,暫且不急,再等兩日。”
“這是為何?”夏侯淵好奇的問了一聲。
徐庶開口道:“吾料定,孔明必有後手。八成,江陵來的援兵已經在路上了。”
“啊?不可能吧?”夏侯淵不敢相信的問了一聲,驚訝的看著徐庶。
徐庶自然不會和夏侯淵去說諸葛亮做事的習慣,僅僅笑了笑,說道:“將軍不必心急,周瑜去江夏搬糧草,行軍速度必定緩慢,一兩日是回不來的。南郡若來援軍,必是騎兵。肯定會在周瑜回來之前趕到就是。所以我先前才說,讓將軍多等幾日。”
孔明啊孔明,依照你的習慣,肯定是擔心我一時疏忽,不能及時發現周瑜軍的動勢,所以會請人去曹操兵力最多的江陵求援軍來提醒我吧。
夏侯淵知道徐庶不願多說緣由,便也不多加追問,便問起了眼下應該如何行事。夏侯淵開口問道:“徐先生,依你看,援軍大約多久能到?”
徐庶算了算路程,長沙到江陵,實則與長沙到江夏路程差不上許多,但是考慮到周瑜的士卒要運糧草,速度必然大減,而江陵那邊必定是急行軍,故而答道:“最多兩日吧,而周瑜,怕是要五日左右才能趕回長沙。”
夏侯淵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多等幾日就是,反正他們也不會跑,就是沒有援軍來,趁著周瑜尚未趕回,出城衝殺一陣沾沾便宜也不錯。”
“正是如此。”徐庶點點頭。
隨後二人一同返回了夏侯淵的住處。
又過了兩天,這一日的午夜。夏侯淵與大臥底黃忠帶著一萬多的兵馬趁著夜色出了城。待到江東士卒發現時,這一萬多的兵馬,已經衝進了江東軍的西營。
“殺~”夏侯淵一聲大喝,當先衝進了江東軍的軍營。
看到整日嘲笑自己年老的夏侯淵已經先行殺進敵陣,黃忠也不甘示弱,與夏侯淵並肩齊驅,手中一口大刀,鋒刃寒光閃閃,一刀又一刀的劈倒前來阻攔的江東士卒。
“喲,老頭,不賴嘛!”夏侯淵稱讚了一聲,同時一刀揮出,砍倒一個剛剛衝殺過來的敵將。
“嘿,我黃漢升年輕時候可比你勇猛多了。”黃忠與夏侯淵鬥著嘴,手上也不慢,一刀揮出,必定砍倒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