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7章 約戰沙摩柯(1 / 2)

遠在武陵城遠方的五溪的李易,此時對長沙城中逐漸鬧大的事態一無所知,依舊信心十足的朝著五溪進軍。

盡管演義裏的沙摩柯是個很強大的人物,甚至射死過甘寧。不過李易卻也毫不在乎,現在這天下還真就沒人能不交手就讓李易怕的。

所謂五溪,便是雄溪,滿溪,酉溪,無溪,辰溪。這個區域很大,但是這個時代一般都是指武陵的少數民族聚集地。

這裏的少數民族有很多,李易甚至都叫不全這些民族的名字。但是,無論是哪個民族,都尊沙摩柯為首。這些民族雖然被漢族同化了許多,但是同化,並不等於要遵從荊州牧的號令,從劉表時代開始,五溪族人便是自成一體的。

其實卻也不是五溪族人不願歸屬漢治,隻是因為劉表覺得這些少數民族有點靠不住,便一直不提這種事。沙摩柯以及前代的番王,又是好麵子的人,總不能自跌身份,登門求劉表收留吧?於是這個機會便留給了劉備。

劉備這次讓李易的來目的,就是收攏這些少數民族,納為己用。至於怎麼收攏,是戰,還是談,統統讓李易一個人搞定。

李易在出發之前特意去找三位謀士談論過,可惜就是他親爹也是一點不幫忙,送了他五個大字,自己想辦法。

好吧,李易決定了,先禮後兵。

沙摩柯有些才幹,但是智慧並不出眾,更多的還是靠武力服人,不過沙摩柯做事公正,就因為公正這一點,五溪的各族人民才推選他做了番王。

早在昨日,沙摩柯就已經收到了李易派人送來的書信。

李易在信中好言相勸,訴說了劉備的一係列好處,並將歸屬荊州的好處一一點明,希望沙摩柯可以率領五溪居民真正的納入荊州治下。

沙摩柯雖然是個粗人,但是並不代表他就是個非常魯莽的人,畢竟做了許多年番王,怎麼樣才能對居民有利,他還是分得清的。若是當真歸屬荊州,雖說要交上一份稅錢,可是好處也是數不勝數,例如,他沙摩柯終於可以擺脫這清閑的無聊的番王差事。可以踏上沙場,一圓年輕時馳騁天下的夙願。

但是就這麼區服到劉備手底下,沙摩柯也是不願意的,怎麼說也要顯示顯示自己的能力,讓劉備知道知道他的勇猛。

對著李易的書信,沙摩柯的回信,談不上拒絕,也談不上應承。隻說,按照五溪族的規矩辦,勝者為王,約定好光明正大的一戰。

這卻不是李易的本意了,李易更希望的是,臨陣單挑決勝負,這樣可以減少許多損傷。也免得雙方仇恨鬧大,傷了和氣,鬧僵了局麵使得五溪族人不願歸順。

於是李易停軍在五溪族人聚集地的邊境外,又命人送去一封信,信中訴說了許多李易個人的看法,勸說沙摩柯選擇一種對雙方損傷都不大的辦法。

沙摩柯見了書信之後,對著屬下說道:“這個李易將軍,肯為士卒性命著想,著實是個不錯的好官。想必那個什麼皇叔,品行也不會差了。既然如此,咱們就選出幾個人,和他們一戰便是,若是咱們勝了,咱們再投降,就能得到一份不小的官職。若是他們勝了,咱們五溪的族人也能過上更好的日子。”

沙摩柯的屬下對沙摩柯一直是深信不疑,不管沙摩柯說的是什麼,全都一一讚成,這次也同樣不例外。

於是沙摩柯在叫人給李易回信,約定雙方各出五人,五局三勝,若是李易勝了,隻要李易能夠保證劉備好生對待五溪族人,那便歸降劉備。若是沙摩柯勝了,就要保證沙摩柯得到一份比李易還大的官職,然後沙摩柯才能率民眾歸降劉備。

李易瞧見著書信,瞧瞧關平,瞧瞧魏延,還有廖化,寇封。這陣容會有輸得道理嘛?好吧,就算廖化魏延還沒成長到猛將的地步,可是關平魏延李易這三個人怎麼說也要勝下來的。大不了玩玩田忌賽馬那套,怎麼說都會贏的。

於是李易立刻同意了沙摩柯的要求,雙方約定,第二日履行約戰。

第二日一早,李易便帶著全部的士卒,來到約定好的地點。

沙摩柯也準時的到來。

但是看見李易身後軍馬身上散發出的濃烈的殺氣之後,沙摩柯的直覺告訴他,這支隊伍很危險,幸虧李易沒有答應雙方列陣一戰,否則必敗無疑。

這是當然,也不看看李易手底下這些兵都是從哪弄出來的。

關平,從關羽那帶來了二百校刀手,還有其他士卒共計千人,這是關羽部下戰力最強的一支。魏延,負責帶領從張飛那調來的長矛兵,以及張飛麾下的一部分士卒。李易本人指揮著趙雲的一半私兵,還有自己的五百部曲,以及從張繡部下抽調來的一部分西涼老兵,還有其他將軍手上的一部分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