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9章(1 / 2)

五溪一地的收攏政策相當的順利,劉備在見了李易寫的捷報書之後,回信兩封,令伊籍給李易送去。

李易接到書信之後,仔細的看了一遍。

第一封書信,寫的是五溪一地的民政,暫由伊籍,諸葛均二人負責,而關平廖化也暫時留在五溪負責維護當地治安,令李易留下三千軍士。然後令李易與魏延,寇封,帶領著沙摩柯和一部分五溪的壯漢一同返回江夏。當然,伊籍也免不了帶來一些來自劉備的封賞,對李易等人的封賞暫且不說,就是對沙摩柯的封賞,有些特別。

賞賜的物品並不貴重,都是一些漢族常用的事物,但是在五溪一地則是較少的貴重物了,畢竟劉表最初對五溪一地並不如何關注,往來通商也並不多。這些東西更是讓沙摩柯覺得自己投靠劉備能給族人帶來不錯的生活,起碼在很多生活瑣事上可以方便許多。

第二封書信就比較重要了,上麵清清楚楚的寫著關羽在長沙將黃忠氣走一事,吩咐李易立刻率軍趕回。並且特別言明,暫時不許告訴關平和廖化。

李易見了第二封書信的時候,心裏麵咯噔一聲,不免疑惑起,劉備這是要幹什麼?

兩人私鬥,這在軍中實是不少見。這種事暫且不論關羽的傲性會給以後的劉備帶來什麼樣的麻煩,單說是和黃忠私鬥吧,隻要令關羽好言上黃忠的家門前,溫言請罪,很容易就可以解決。

或許別人的命令他關羽敢不聽,但是如果劉備親自出麵了,關羽也隻有服帖的份兒,絕對不會反對劉備本人的意見。

莫非是孔明元直還有父親要借機整治關羽?

李易的心裏冒出一個大大的問號,然後他自己也覺得很有可能就是這樣。

李易又想到了自己和諸葛亮在一起聊天的時候,經常會說一些關於各個大將的脾氣,其中有說張飛的,有說魏延的,也有說關羽的。而且關於關羽的事,說的還多一些,隻是當時的諸葛亮並未給予多高的重視。

想來這一次,是關羽做了什麼,讓諸葛亮察覺到了關羽的脾氣,會給劉備一軍帶來多大的危害了。

思及此處,李易心中一動,這是個好機會,一個把劉備勢力沒落的主要因素剔除的好機會。

隻是應該怎麼做,才能夠讓關羽抹去他的傲氣呢?這個問題壓在了李易的頭上。

他可不認為,關羽的脾氣是那麼容易改的。

來硬的,關羽不怕,大不了跟你對著幹,鬧得太大,劉備的麵子上也不好辦,畢竟那是他的義弟。

來軟的,關羽反而還不會把他放在眼中,恐怕會起到反作用,原本的三國曆史上,諸葛亮不就是對關羽用溫和的手段麼。

“哎,費那麼多腦子幹什麼?父親加上孔明元直,還會擺弄不了一個關雲長?”李易想到這,嘿嘿一笑,晃了晃腦袋。

“來人。”李易對著帳外喊了一聲。

“將軍有何吩咐?”帳門被一員將領掀開,李易定睛望去,卻是寇封。

自從李易領軍出征,寇封簡直就像是李易的親衛隊長一樣,隨叫隨到,特別聽話。

李易沉思一陣,說道:“傳我號令,令關平,廖化二人率三千士卒,留在五溪,協同伊籍,諸葛均二位大人管理五溪一帶。再傳令給魏延,整齊軍士,返回江夏。”

“是。”寇封點頭應了一聲,不再多問其他。

目送寇封退出門去,李易也開始收拾起營帳中的一些私人物品。

遠處的江夏,從表麵看去,如同往常一般。然而若是到了軍營一看,那可真是變化大了。

原本關羽帳下的士兵,統統由張飛代為訓練。

而關羽本人,則是被軟禁在自己的居所。

也不知道諸葛亮和徐庶李儒二人對劉備灌了什麼迷魂湯,竟然能讓劉備狠下心來收拾關羽。

“翼德將軍,我家將軍怎麼樣了?”一個關羽帳下的基層將領,正在向張飛打探關羽的去向。

張飛瞪了他一眼,大聲說道:“我是來練兵的,不是來回答你的問題的,給我滾回去老實操練。”

“可是……”那將領麵露難色,還要再問,哪知道張飛忽地就抬起腳來,一腳將那將領踹倒。

張飛瞪圓了雙眼,踏步上前,拽起了那將領的身子,一臉掄了好幾巴掌,怒聲喝道:“聽不懂人話?滾回去!”

張飛一推那將領,將那人推出老遠,便不再看他,返回原處,號令軍士訓練。

那將領背對著張飛,一臉忿恨,那麵部的表情,真像是與張飛有殺父之仇,奪妻之恨。連帶著數名與那將領交好的人也是麵色不怎麼好看。

在這幾人看來,張飛是有些欺人太甚了。關羽剛剛被軟禁,你張飛就開始打起來關羽的士卒了,這不是一點不把關羽放在眼中一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