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槍兄喜歡拿去用好了,現在初期,這還算個事物,過些日子就滿街都是了。給個二百金好了。”我心裏打定主意,此人看似大大咧咧,卻心思慎密,絕不會出手小氣的。其實這是小便宜心理,不由得有點看不起自己,可是轉身一想,在商言商,也休管那麼多了。
過了一陣,又閑聊了一會,從四海一槍那也大慨清楚乾坤中的職業劃分,主要有戰士,弓箭手,法師,術師(治療師),暗殺者(刺客),生活類職業,還有一些隱藏職業,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每個職業10級一轉職,從低級開始,原來10級隻是入門,我要轉職的暗殺者,那就要到30級後方可成為真正的刺客了,有些技能書可能需要更高的等級限製了。
“好了”,四海一槍發起了交易,想必他的盟友通過係統轉帳把所需金幣轉給了他。交易欄存著400金幣還有一雙刺客用的披風,雖然屬性一般,但是披風在遊戲是是最難出的,比項鏈和戒指還要難出。目前我的裝備基本上完整,卻單獨少個披風,從另一方麵,也說明一槍的仔細,一切都看在眼中,明察秋毫。
我假裝推卻一番,心裏仍然鄙視自己的虛偽,可是人就是這樣的動物,明明想的和做的不一樣,做的和說的不一樣,說的卻又是口是心非。
交易成功後,四海一槍裝上盾牌笑著說,“有了這個盾牌,我可以硬抗更高級的怪物了,棄劍兄,你以後有好的戰士裝備幫忙留下吧。”“肯定的,一槍兄,有好的戰士裝備絕對先聯係你。”“我們縱橫四海盟正在全力在打BOSS,隻為先打到盟主令,我想應該快了,到時盟成立了,兄弟你就來我們盟吧。”顯然,他見我實力不俗,起了拉攏之心。我沉默了一下,還未答話,一槍又哈哈一笑:“看我糊塗的,棄劍怎麼說也是一方霸主人物,肯定會自己立盟,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說完擺擺手,快速離去,心中感歎,四海一槍,真漢子也!
在西方國家,刺客又叫阿薩辛,阿薩辛派屬於伊斯蘭教伊斯瑪儀派的支係尼查裏派的異端。他們可以因為各種不同的政治或宗教目的而受雇於人,是一個激進好戰的組織。意思是“準備好為某個理由犧牲的人”。他們會讓青年刺客享受美酒佳肴,醉後與美女終日琴瑟歌舞,如同仙境一般,“縱其欲數日,複置故處”,“既醒,問其所見,教之能刺客,死則享福如此。”
而在東方大陸,刺客從古至今,都是人類曆史中最古老的行業之一。古龍在小說中也提到過:刺客和妓女是最原始的職業。中國職業刺客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常由於政治原因,負責對目標人物進行刺殺。刺客行刺目的往往以圖在短時間內,讓目標人物及其相關事物遭受致命打擊。
漢朝史學家司馬遷著作《史記》中的文章《刺客列傳》為中國最早的刺客傳記體史料,其中以“士為知己者死”作信條的“四大刺客”最為聞名。中國早期的刺客,其行刺動機較為單純,往往因感激委托人的恩德而去行刺,因此帶有一些俠的氣息。秦朝以後的刺客,行刺動機多為金錢、名聲、仇恨、政治等各類原因。刺客的活動一般非常隱秘,往往趁目標人物不備之時展開刺殺。唐朝詩人李白曾在《俠客行》中寫道“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鮮明地刻畫了這一神秘人物的特色。
而對於來說,暗殺者是一個孤獨的靈魂,不需要太多的朋友,默默的承受著孤獨的煎熬,等待著機會。而我,正是這樣的一個人,把自己關閉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讓時間流逝,空等白了少年頭。另一方麵,我的未來,也隻有自己去尋找,一切的一切都注定這一生隻是過客,在得失之間,難以取舍;在徘徊和愁帳中終老。暗殺者,我來了。
一個年紀可以做我爺爺的NPC見我到來,眯著眼睛,宛似冤大頭上門。
“轉職暗殺者,需要40金幣,學習暗殺者入門武功,40金幣每種,武功有四種:探尋,隱身,背刺,化妝,一共是200金幣。”我一聽,真想衝上去狂揍他一頓,我辛苦從一級升至十級,不足一百金幣,如果不是四海一槍的500金幣,我竟然連轉職都完不成,這是*裸的搶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