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玄武□□位居頂(1 / 3)

曆史的進程有如直瀉而下的瀑布,當外界的一滴水珠摻入其中的時候,隻能隨著洪流落入最原始的地方,至多激起周圍的幾縷漣漪。黑蛋利用昆侖鏡回到過去,但是不可能改變任何事情,因為天數已定,即不論人怎麼走,必將到往預定的方向。但當他的旁邊有了荊棘,就能以一己變數搏大衍四九,天意可違,史書亦可改。這姑娘正是因為擁有這種能力才叫整個天庭混亂。

隋朝末年的人世動蕩本是佛道兩家的鬥法,按照預定的曆史,勝利將屬於佛門。當初太上老君一鐲子打翻去人間投胎的金翅大鵬時勝利的天平才稍稍趨於平衡,但即便他是聖人,道教教主,仍然隻能盡到這一點點綿力。真正能將曆史從根本上改變的隻有荊棘這道不似人不似鬼,不在五行內,超脫天地間的混沌元神,即便她已經隻剩一半。

這時的荊棘自己都沒料到,她違背曆史的一次出手將對後世佛學傳播造成極大的障礙。四大聖僧在一夜之間的全部消失使得佛門八大宗有四宗門人失去了主心骨,特別是禪宗四祖的突然罹難使禪宗傳承遭遇斷代,沒有六祖慧能的出世,本土佛教受到了信仰衝擊。待秀寧登上皇位以後,天下各大教派唯剩佛教沒有輔君之功,失去大唐皇帝的支持,再沒有帶著大量佛教典籍嫁往西藏的文成公主,玄奘法師也未能踏上取西經之途,原定這個時候傳遍東土的大乘正經無法現世。當然,五行山下,一隻猴子還得嘰嘰喳喳到天明。

派在東土的四大代言在一瞬間全部陣亡,西天佛祖恨不能親身下界主持大局,太上老君卻以凡間的皆是凡人為借口,更怒指如來派了一個能力遠超凡人的金翅大鵬下界,手段殘忍的將原本定有皇帝命的雷神聞仲殺害,令其魂飛魄散至今未回天庭,若不罷休,將去找道祖鴻鈞評理。

西天諸佛當即偃旗息鼓。那鴻鈞一道傳三友,道教三位掌門皆是他直係弟子,佛教卻是親疏有別,即便占著理,遇上他也討不了好。

基於種種原因,荊棘安安穩穩的在世間繼續披著人皮行走,觀音婢本本分分的呆在皇宮做著她的秦王妃。隻是……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高祖李淵患病。李世民奉詔侍疾,三更時聽聞後妃寢宮中笙歌不斷,發覺皇子李建成、李元吉與父妃飲酒縱樂,遂將玉帶掛於宮門前以示警告。次晨,張、殷二妃闖入宣政殿,以此玉帶為證據,誣奏李世民調戲。李淵頭昏腦脹之下,立命廢除秦王爵位,上金殿發問。

李世民蟒袍換囚服,冤不敢表,判斬監候。長孫無忌上殿替李世民澄清,直指宮內隱諱,痛告張、殷二妃私通建成、元吉不止一日,由晉陽起兵始。

李淵聽得心驚肉跳,宣張妃對質。張妃心知東窗事發,當庭坦承與太子李建成的種種合謀,擺出如山鐵證,並再次誣告秦王是以此為要挾逼迫自身強行與其苟合,言罷拔腿飛奔,撞金柱猝死。

李淵一腦袋焦頭爛額,著人宣李元吉入殿,三請竟不來見,遂親自擺駕齊王府。一入內堂,滿目鮮血,有氣息奄奄的一老婦痛陳元吉不孝,是殺人惡魔,說罷氣絕,李淵仔細一瞧,竟是李元吉的乳母。當即怒從心中來,點了兵將,給李元吉上滿鐐銬,擒回宣政殿。

尚未入殿,有宮女奮不顧身阻攔龍攆,狀告李元吉將她數名姐妹強擄出宮,充當營妓並折磨致死,一段慷慨陳詞後,二撞金柱,一命嗚呼。

李淵步下龍攆,無法相信眼前的事實,對幾位愛子是殺是罰斟酌不定。旦見太子李建成持劍前來,身後隨有禁軍無數。眾大臣問其為何當廷逼宮,他回頭側目,汗如雨下,大呼不知情。

怒氣勃發的李淵召來近侍,意圖擒拿首犯李建成。近侍反戈一擊,陳述若不赦免秦王李世民大唐將無人可用。引至滿殿嘩然,再無一人力保李世民。

禁軍各站立場,諸位皇子在自己都沒理清頭緒的情況下施行了當廷兵諫,讓李淵這一皇帝陛下政令不出宣政殿。李淵徹底醒悟,連連大喊,“逆子!”上天亦如同響應其聲,接連降下晴天霹靂,令百官震驚。

值此社稷危難之際,遠征歸來的皇四子李玄霸率一幹百戰宿將空手殺入內廷,清君側,保父皇。病入膏肓的秦王妃縛子請罪,將秦王的罪責一並攬於自身後,三撞金柱。被李玄霸攔住而尋死未遂。

觀音婢懷中嬰兒發出“哇哇”啼哭,玄霸近距離聞聽,竟引發瘋症,徒手撕裂文武大臣十餘名,更將欺負二嫂的李元吉一拳打成重度偏癱。

李淵在幾十名大臣護衛下跌跌撞撞退出大殿,一下子整個人蒼老了十歲不止,傻傻蹲於宮門口,盼來了不疾不徐恍如從天之盡頭走來的李秀寧。而百官所見,這女子一身戎裝,頭頂的天空如有一片玄武狀的雲彩緊緊跟隨,依方外術士言,此乃人皇之相(方士名叫李淳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