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緬甸的實力,朱永興一想起曆史上緬軍被萬餘殘明軍隊打得屁滾尿流,便是嗤之以鼻。但現在他還抽不出手來收拾緬甸,如果能挑起緬甸內亂,收到兵不雪刃的效果,倒也是很好的事情。再從長遠考慮,占緬甸,進印度,多了解緬甸虛實,以便拉攏分化,也不是做無用功。
鄭昭仁恭謹地答應下來,他已經習慣無條件遵令而行,因為朱永興或者不說,若是說出來,便有幾分確實。緬王之弟,有野心;緬甸有不服的民族,這兩個重點,他用心記下。
“倒也不必著急,不必勉強,以免緬人覺察,生出加害之心。”朱永興又著意叮囑了一句。
這便是朱永興的不同之處,來自後世的思維,對人的生命看得很重。這種對屬下自然而然的關心,更讓鄭昭仁感激在心,躬身答應。
朱永興又想了想,還是打消了移蹕至滇西南的念頭。雖然離緬甸近,出了事情也好就近處置,但自己的身份在那擺著,移蹕何處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已經涉及到了軍事、政治、民心、士氣。
與緬使談判已畢,答應了緬甸的大部分要求,並送出了錢財和禮物,終於算是基本了結了這件曾令朱永興思來想去、大費腦筋的事情。然後又與易成商議布置,將緬使帶來的幾份永曆敕旨,以及摻雜其中的偽造敕旨準備好,朱永興方才與易成回轉蒙自。
來來回回卻已經兩個多月,雖然因為處理緬甸來使耽誤了些時間,卻好在還趕上了過年。盡管身在路上,朱永興也不斷收到送來的情報,不斷發出諭令,遙控指揮著各部軍隊,分派軍需物資,隻待大事發生,便要依時而動,發動反攻。
安南兵工廠和永昌兵工廠製造火槍的數量終於超過了一天百枝,再加上從法國人手中購買的,預計到反攻時,將有近萬枝燧發槍分派到各個戰區。而幾個月來的囤積儲備,明軍也將擁有發動一場戰役所需的彈藥物資。
但朱永興卻意識到火器增加對後勤的壓力,定裝彈藥顯然是不能滿足需要的,隻能先滿足一部分軍隊,剩下的依舊用散藥散彈裝填。而刺刀的產量也無法跟上,朱永興便下令把刺刀的樣品送至民間的各家鐵匠鋪,打造後由軍隊出錢采購。
財政又是捉襟見肘,直令朱永興感歎,這打仗確實是燒錢。自己已經使盡了渾身解數,依然難以充裕。沒辦法,他隻好再度向商團求援,發行了三十萬的光複國債,拿出了三個民爵頭銜,才算是終於過了這個年關。
自己身份尊貴,但也是負債累累,還得要老婆養著,真是件令人難堪的事情。朱永興看著府裏又多出的一些侍女,想起剛收到的猛山克族和龍家送來的錢財禮物,不禁苦笑連連。沒辦法啊,隻能是厚著臉皮裝糊塗,以後再想辦法補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