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連勝,人頭取悅(2 / 3)

守將輕輕歎了口氣,停頓了半晌,幽幽地說道:“或許是叛將令總督大人不得不出此策,堵死城門,倒也絕了某些人開城迎敵的念想。隻是——唉,算了,咱們專心守城,其他的,等援軍到了再說吧!”

“要不要派人出城,把最新的情報送與援軍?”副將試探著建議道。

“等敵軍開過去,觀察觀察再說。”守將對明軍的行動意圖還有些把握不準,是全軍攻城;還是監視城內,分兵攻擊援軍;或者是故意做出的假象,其後還有行動?

“敵軍未圍城,兵力或嫌不足吧?”副將遠遠地看著,估計著明軍的數量。

“若是正常的攻防,敵軍在數量上確實沒有太大的優勢。更不用說圍城了。”守將既是解釋,又是教導,對這個親信屬下,他還是很看重的。“可是城門被堵死了。倒使敵人少了很多顧慮,更不用在城門外留守過多的部隊。”

正常情況下。進攻方在各城門的留守部隊要防備守軍出城逆襲,所以需要有很強的實力。如果兵力達不到城內兵力的數倍,也就無法完全包圍城池。如果強行包圍,斷絕內外交通。兵力勢必攤薄得非常分散。這樣就會暴露薄弱之處,遭到城內守軍的集中打擊。

………………

明軍的目的是攻克鍾祥,盡取城內的錢財物資。所以,並沒有做圍城的布置,放跑一些逃兵,影響也不大。但鍾祥將城門堵死,卻意外地使明軍獲得了圍城的實際效果。

環形壕溝圍繞城門;堵河排水。使護城河失去作用;砍樹搭架,製造雲梯……在緊鑼密鼓地做攻城準備的煙幕下,工兵部隊開始悄悄地掘進坑道。因為近河近湖,坑道隨挖隨支撐。以防塌方傷人。

經過不斷的戰鬥演練,對於挖掘坑道的方位選擇,如何降水排水,各種土質下如何施工,火藥的防潮密封,引爆的幾種方式,明軍的工兵已經有了十分豐富的經驗。

所以,盡管此次軍事行動並未攜帶重型火炮,但要攻克大多數的城池,坑道爆破還是有把握的。這其中也少不了情報部門的功勞,以及曾在此征戰過的十三家將士所提供的資料。

而參謀團細致全麵的工作,也使討朔軍的將領們受益匪淺,認識到在作戰方麵,西南明軍的崛起不是偶然,人家在製定計劃和軍事指揮上確有先進和獨到之處。他們的作戰方式雖然不算全部落伍,但有一些確實已經不適用於目前的討朔軍,特別是裝備了燧發槍、刺刀的部隊。

不服不行,不學不行。很多將領都意識到軍校的建立並不是簡單的收攏人心,並分化其原有的山頭主義。差距是確實存在的,這一點不得不承認。如果在全部換裝新武器裝備後,作戰方式和指揮套路依舊是原來的傳統,位置被他人取代將是必然的事情。

“閩省已經全部光複了。”楊來嘉坐在船上,對著洪福慨歎道:“不知何時能夠回去啊?”

“現在回去可不是時候。”洪福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人家那水師,已經不比鄭家差,哪裏有咱們的位置?這裏呢,正缺水戰人才,等混個一官半職,就算退役了回鄉種地打漁,那也不是平頭百姓可比的。”

“你倒是挺知道軍中規矩的?”楊來嘉笑罵道:“還種地打漁,有沒有點出息?”

“嘿嘿。”洪福赧然一笑,說道:“那就賣點力氣,咱也弄個王爺啥的,夠威風,夠體麵吧!”

“還想當王爺?嗯,這可就出息大了。”楊來嘉哭笑不得地蹬了洪福一腳,臉色突然陰沉下來,“這韃虜真不是個東西,把咱們弄到腹地,聞不到海腥味。還搞了個沿海遷界,有親戚千裏迢迢地跑來投奔我,說了那邊的慘事,家破人亡啊!”

洪福歎了口氣,“誰說不是呢!光你有親戚朋友遭難哪?要不是這,我還沒那個反叛——不是,是那個反正的膽兒呢!”

“這步棋呀,應該是走對了。”楊來嘉思索著說道:“鄭家內亂,少不得要殺些人。世子別的沒學會,老王爺的殺伐果決倒是讓他學了個全。嗯,這也是鄭家的傳統。每換個當家人,便是一批人頭落地。”

“此時可不比往日。”洪福冷笑道:“明軍占了閩省,鄭家的那些閩籍兵將能沒有回歸故土之心?他敢殺,別人就敢跑。岷殿下又是個有擔當的主兒,老王在世時,忠勇侯都敢收留,何況現在是鄭經這個毛頭小子?”

“嗯,就是這話。”楊來嘉點頭讚同,“此消彼長,岷殿下又有朝廷大義,鄭家怕是要敗落了。”

“攤上岷殿下這樣的對手,韃虜和鄭家都夠嗆。”洪福撇了撇嘴,說道:“看著吧,頂多一年,這大江以南可就全是明軍的天下了。連那個吳三桂,怕是也要反正投降。嗯。三個漢家王爺,就剩他一個了吧?”

“吳三桂,嘿嘿,走私茶葉都跑到河南去了。”楊來嘉失笑道:“你這家夥。收了茶商不少好處吧?”

“養家糊口。沒辦法。”洪福笑著攤了攤手,“你當這事佟國瑤便不知道嘛。朝廷都睜一眼閉一眼,糊弄著錢糧,隻要吳三桂兩不相幫便可以,他就敢跟朝廷對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