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山東的情報被迅速送到國安部,並且呈到朱永興桌案上的時候,他正在為緬甸不肯釋放永曆君臣而與兵部官員們商議對策。
兵部暫時未設尚書,便由參謀總部的吳三桂和皮熊為主官,對於朱永興打算向緬甸用兵,吳三桂是持反對意見。
“陛下,北伐在即,再向緬甸用兵,恐怕有牽扯精力之嫌。待我軍再獲大勝,兵威日壯,緬甸葺爾小國,豈敢抗拒?能收不戰而勝之效,又何必深入蠻荒?而且,參謀部早有計劃,若要用兵,亦要在霜降瘴息之後。”
朱永興輕輕點了點桌案上鄭昭仁送來的情報,說道:“朕亦不想大舉用兵,你們看過這情報,覺得如何?”
“緬甸內部分歧,強硬派和求和派勢均力敵。”皮熊思索著說道:“緬王莽達之弟莽白是強硬派,要帶兵由南經阿瓦於滇緬邊境駐紮。”
“微臣的意思是加強戒備,不擅啟邊釁。”吳三桂謹慎地說道:“增派援軍也最好以滇省為主,其他的部隊不作調動。”
朱永興淡淡一笑,說道:“這個莽白未必是強硬派,其要帶兵過境阿瓦,恐怕不是要抵擋我軍,卻是要奪取王位。”
透過現象看本質,在曆史的事件中尋找蛛絲螞跡,從而得出與別人不同的意見,這是朱永興最擅長的。緬甸政變,正是因為在是否交出永曆君臣的問題上,朝臣紛爭,給了莽白以機會,讓他得到了大部分朝臣的支持。相對於固執,看不清形勢的莽達,莽白若是掌握了緬甸政權,對明朝是有利的。因為莽白繼任之初,肯定要先穩定內部,便不會輕易與明軍為敵。
當然,朱永興也是猜想,根據鄭昭仁探聽到的情報所綜合得出的結論。在這方麵,吳三桂和皮熊便不如他消息掌握得全麵了。
吳三桂和皮熊對視了一眼,露出驚訝的神情,不明白皇上為何做出如此判斷?難道隻是那份簡單的情報?
“朕在想,是不是幫莽白一個忙,在滇緬邊境進行下軍事佯動。”朱永興思索著說道:“嗯,緬王莽達是個真的強硬派,莽白卻不一定是,他是個識時務的家夥。”
“陛下,軍事佯動要調多少人馬?”皮熊試探著問道。
“再增調三千人就夠了吧?”朱永興也不太確定,“在永昌有平朔伯的四千兵,再加上各土司的,一萬多人,攻破緬關,打到八莫是不是應該可以?”
“若隻是增調三千,當不會有什麼影響。”吳三桂點了點頭,說道:“陛下,微臣覺得既是佯動,隻需逼近緬關便可以了。若是戰事擴大,恐怕遷延日久,於北伐不利。”
“微臣附議。”皮熊顯然也覺得朱永興有些過了,這刀兵一起,想控製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朱永興想了想,覺得自己還是不要太主觀了,穩妥之道,也未嚐不可。
“那就這麼處理。”朱永興想了想,說道:“就近在滇省抽調人馬,歸平朔伯賀九義指揮。你們擬個計劃,發給他,讓他依此執行。接下來,這山東如何處理?是讓於七他們先撐著,還是改變計劃,提前在山東展開行動?國安部想必已經給了你們相關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