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無題(1 / 2)

清廷想用議和得到喘息的時間,自以為作了很大的退讓,但卻沒有真正意識到此時的明朝早已不是之前的明朝,不同於崇禎時的財政破產,不同於弘光時的滿足偏安、耽於享樂,不同於魯、唐內訌,不同於永曆時的軟弱紛爭。..

戰爭必須不間斷地打下去,哪怕是暫時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但隻要使滿清處於這種緊張的軍事狀態,至多兩三年,清廷的財政便會破產。

而明朝的財政雖然也麵臨著困難,卻隻是一時的。江南得益於人口的數量優勢,重建恢複的速度很快,馬上就要收獲今年第一季糧食,糧草物資的緊張將得到很大緩解。等到秋末第二季收獲,再加上其他地區,明軍便具有了發動戰略總攻的物資基礎。

所以,議和是朱永興所根本不予考慮的。能打為什麼要和?目前的輿論和民心士氣都可鼓不可泄,“驅除韃虜,恢複中華”這口氣要始終著。這不僅僅是針對己方,還是對滿清內部的壓迫,有助於其人心繼續渙散。

而從整個戰略態勢看,明軍正處於越來越有利的地位。山東戰局正因為滿清內部的危機而變得不那麼緊迫,雖然滿清也調集拚湊了兵力,但還未能達到反攻的力量,穩固膠東半島,以此作為基地的設想正在變為現實。

但優勢還並不是壓倒性的,如果清軍迅速進行戰略收縮,把布置在江淮的兵力投入山東戰場。必然會促使明軍作出相應的增兵行動。時間,清廷需要喘息、調整,明廷也需要籌集、囤積物資。以供應各個軍,各個戰略方向。

顯然,山東是傾斜性的,無論是運輸的距離,還是光複區的經濟狀況,以及就地征集補充的難度,都需要更多的糧草物資。

…………..

“賜封民爵是為表彰愛國之舉。並不是給予他們日後免罪的特權。別是民爵,就算是王公將相,罪者亦必究。”朱永興向重臣們解釋了原因。以避免賣官鬻爵的懷疑和指摘,其實呢,主要目的還是能夠多籌集物資和錢財,“況且國安部和刑部都會進行調查。以確保所授民爵不會落到有劣跡的人手中。使朝廷蒙羞。”

大理寺正卿郭之奇剛要起身啟奏,朱永興已經伸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至於日後他們會如何,誰會知道呢?”朱永興輕輕搖著頭道:“別一個民爵,就算是公侯將相,誰又擔保他們不犯罪呢?”

“啟奏萬歲,微臣覺得暫時可以,卻不宜長久。”張煌言謹慎地道:“官爵,功名。國之重器,不可輕授。商人唯利是圖。捐資助餉,亦是有其私心。”

“隻要遵紀守法,賺取利潤,倒也不必過分鄙薄。”朱永興道:“朕之前便過,商人有愛國,有賣國,有守法正當賺取,亦有非法贏利,要區別對待,不可一言概之。至於國之重器,當然不可輕授,但卻未必隻有讀書人可獲。於國有貢獻者,授之也是鼓勵,也是榜樣。”

國安部尚書葉虎岔開了話題,這授民爵的事情也就算定下來了,“啟奏萬歲,鄭昭仁已從緬甸返回,呈上的情報顯示,莽白確有不臣之心,緬甸大臣有不少已被其收買。且莽白甚是精明,派出秘使與鄭聯絡,希望我朝能在其上位後遣使祝賀,他保證毫發無損地將太上皇及群臣送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