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勝利之因(2 / 2)

嘿,劉震痛快地哼了一聲,這是他的親衛讓著他,讓他也有機會讓自己的刀刃染血。

如果說到官爵,按照劉震的年紀,已經是非常令人驚歎了。但問題也出在這裏,同李嗣興一樣,劉震希望用自己的功績證明自己的爵位是實至名歸,而不是承襲祖蔭。

在陝西,驃騎兵也有過勝績,畢竟鎮朔軍中是最早開始牆式衝鋒,掌握這種戰術最熟練的部隊。但劉震卻覺得遠遠不夠,遠遠不夠他這個郡王所要獲得的功績。所以,調令一下,他便主動請纓,要求帶兵參加這場曆史性的大戰。

晉王李定國因為在陝西的推進緩慢,影響到了整個戰局而心中歉疚,也為了證明鎮朔軍的實力,派出了精兵強將。趕來參戰的驃騎兵不僅是精銳,更有王輔臣等猛將率領。

也正是因為明軍的騎兵少,便愈發顯得珍貴,使用也更加謹慎,也就使騎兵看起來威風,卻少了很少建功的機會。此番作為突進兵團的先鋒,劉震等人憋足了一口氣,非要拿出象樣的戰功來證明自己。

在先鋒騎兵之後,是大批的步兵和輜重車輛。沿著官道,彙成一道看不到邊際的長龍,扭頭擺尾地前進,前進!

…………

“勝利了。”魏王馬寶投入了全部滅朔軍,以加速摧垮清軍的防線,在已經毫無變數的情況下,他長出了一口氣,說出了自己的感悟,“這是銀子堆起的勝利啊!”

銀子堆起的勝利,是不是褻瀆了英勇奮戰的官兵,是不是忽略了千千萬萬為國戰貢獻力量的人們呢?

其實,馬寶的這句話在表述上並不是十分準確,可也不算離譜。如果改成“戰爭打的就是後勤”,應該是更加貼切準確。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代戰爭消耗的多是糧草,因為冷兵器作戰對彈藥的需求是很少的。但現在的明軍之所以強大,卻多是靠的武器裝備。火炮,火槍,連帶著消耗的彈藥,以及糧草軍餉,如果換算成銀子的話,自然不能說馬寶的感悟是錯的。

投入是不斷的,累積起來則是個驚人的數字。在龐大的投入之後,朱永興打造出了足以稱雄世界的陸軍,隨之而來的則是高於滿清數倍不止的後勤供應。上千艘的江船海船在運輸,十萬以上的工人在製造修理,數百萬的農民在耕種墾殖,到現在為止,累計投入的銀子更達千萬以上。

取得決戰的勝利隻用了兩三個時辰,但支持勝利的準備卻持續了數年之久。這是一個厚重的基礎和保障,現在的明軍固然可能打敗仗,但隻要基礎和保障存在,幾次失敗也無法徹底擊垮明軍,也無法改變大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