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2 / 2)

無疑,定都北京將是這種拍賣活動的催化劑,而北京及周邊城鎮的商鋪則是最受關注的。天子腳下,經濟發展和繁榮是可以預期的。

“天津,嗯,既是港口,又是商貿集散之地,比之京城亦不遑多讓。”張川天拿著一份剛剛抄錄回來的名錄在仔細分析。

因為剛剛光複,名錄很粗疏,多是一些早已有漢奸定論的附清、助清皇商的家族產業,其餘的還要進一步整理甄選。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張施華有些鄙視地一笑,說道:“可錯看了形勢,也是家敗人亡的下場啊!想當年,他們何等風光,皇商啊,戴著官帽的商人呢!”

“不是看錯了形勢,而是違背了商道。”張川天輕輕搖頭,用筆將幾個中意的商鋪圈起來作為備選,語重心長地說道:“聖上說過:商業無國界,商人有國籍。既是大明子民,卻資敵助虜,與漢奸何異?今若不以重罪治之,此等敗類還會出現,於國於民有大害也!”

“爺爺,其實也算是錯看形勢啊!”張施華不服氣地說道:“您看那商團,於萬歲潛龍時全力襄助,如今可都是發達了。就說這拍賣商鋪吧,同樣的價錢,他們可是有優先權,還不是萬歲在感謝他們?”

張川天微微一笑,讚賞地看著孫女,說道:“那是人家應得的,當初襄助也是冒了風險,要有膽量和眼光,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便象宮中的貴妃娘娘,與萬歲那是患難夫妻,萬歲又是個念舊重情之人,如不犯錯,這恩寵怕是不會衰的。”

張施華沉默了片刻,黯然地歎了口氣。如果說之前因為爺爺的攀龍附鳳還有些讓她不是很情願,現在由於對朱永興增加了了解,她的心態卻起了很大的變化。內宮空虛,隻有三位貴妃,而且都幾乎沒有了成為皇後的資格。位列中宮,成為帝國最尊貴的女人,對那個時代的女人確實有極強的吸引力。

張川天也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萬歲英明睿智,心思縝密。正因如此,他才遲遲不充實後宮,害怕有人不淑,引起後宮爭鬥,以致舊人受屈。所以呢,精明於外的,工於心計的,行事幹練的,心狹肚窄的,頤指氣使的……等等,皆不在萬歲挑選之內。”

張施華眨了眨眼睛,揶揄道:“那豈不是要找個傻子?”

張川天瞪了孫女一眼,說道:“你這丫頭,口無遮攔。好好想一想,你犯了哪條忌諱,想不通啊,永遠也進不了皇宮。”

張施華皺著秀眉,冥思苦想了一會兒,試探著說道:“萬歲是不是懷疑我工於心計,通過結好小公主來接近他?”

張川天點了點頭,說道:“怕是如此啊!”

張施華無奈地翻了翻眼睛,歎息道:“這也沒辦法啊,不通過小公主,哪能進皇宮,哪能讓萬歲看到我啊?”

張川天沉思了一會兒,緩緩說道:“有些操之過急了。緩一緩,緩一緩,興許能有所轉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