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聯手破古帖(1 / 2)

籬笆小院,三徑秋菊,幾聲犬吠,山深日暮。

陳熙小心翼翼地抱著一個竹籃子,朝自己的小院走去,籃子裏是啾啾直叫的五隻小雞,小雞旁邊還放了一個袋子,裏麵裝滿了各式各樣的種子。這小雞自然不是隔壁女孩家的,不過他得承認,那個女孩真的很有趣。

就在他和她就為什麼不能吃小雞這個倫理問題辯論到興起的時候,他發現,天色已經微微暗了,半輪紅日已經沉到了崖下,可是女孩卻渾然不覺,依舊用大眼睛盯著自己,期待陳熙如何反駁。

本來陳熙已經用嚴格的推理來證明適當地吃雞蛋能夠控製雞的數量,有利於保護青雲山的環境,可是女孩瞬間轉移了話題,有點耍賴似的讓自己解釋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還認真地說:“你要先回答,這個問題對我們的辯論很重要”。陳熙頓時無言以對。

眼見今天的任務還沒完成,陳熙對女孩道:“天色不早了,可我還沒借到小雞,我得走了,再見。”

見女孩突然一言不發,兩眼微微有些迷茫,陳熙想了想,難道是自己辯論中途離場讓她生氣了?便拱了拱手,微笑道:“今天和你討論得很開心。”

女孩突然小嘴張大,潔白的小手拍了拍額頭,“哎呀”一聲:“我竟然忘記喂小雞了。它們一定餓壞了。”便轉過身,清風一樣地跑進小院,隱約傳來身上小鈴鐺叮叮當當的聲音。

然後陳熙就仿佛空氣一樣地被無視了。

盡管有些無奈,陳熙還是記住了那串叮叮當當的聲音,還有這個有趣的女孩。

這籃子裏的小雞是他走訪的第三個修道人家送的。

當他敲門的時候,那個文士手持一支丹青筆,正在院子中寫些什麼。

“進來吧。”陳熙得了應允,便推門而入。院中正站著一個文士,頭戴方巾,陳熙進了院子也毫不理會,似乎連眼角的餘光都隻停留在手中之筆上。陳熙不好意思打擾,便在一旁靜靜地觀看。原來這文士在寫狂草。

單以寫字的姿態而論,這文士已具大家之風,雙膝微曲,挺胸直背,握筆穩若泰山。寫到興起,往往閉上眼睛大筆一揮,猶如酒醉。

陳熙從小練書法,看過不少名家字帖,很快就辨認出這文士下筆不凡。

“呼。”寫完了,文士悠悠吐出一口氣,似乎十分淋漓暢快。

見陳熙站在自己身邊,忽的想起剛剛有人似乎敲了門,自己無意中應了一聲。見他一直沒打擾自己,心裏有些抱歉,便問道:“小道友,你覺得我這幅《宣花帖》如何?”

陳熙頓了頓,剛想開口說的話咽到了肚子裏,隻好認真地評價道:“我個人的看法是,這幅《宣花帖》蕭散淡遠,中宮內斂,用筆圓潤,有南方氣息。筆式上下左右回環纏繞,點畫緊密聚集,而又不失虛淡疏空的對比,錯落有致,實為佳作。”

文士聽了首先一愣,隨即大笑起來,拍手讚道:“說得妙啊!道友竟一語道破我狂草精髓,今天居然碰上筆上知己了。”陳熙點評精妙,文士頓時收起長輩對晚輩的那套口吻,竟轉以同輩相稱了。

“請道友稍等片刻。”

文士匆匆跑回屋內,陳熙有些無奈,他本隻是想借幾隻雞,沒想到會遇上一個書癡。

咚咚咚,文士拿著又一幅字帖,風急火燎地來到陳熙麵前,說道:“我這裏有一份古帖,年份莫辯,還請道友幫我看看,是何人所書?”

陳熙慢慢卷開字帖,看了半響,悠悠道:“此帖用禿筆寫成,其字體正處於由章草轉向今草的過渡階段,已不作程式化的斑駁之筆,行筆動作起伏不大,所以可以推知,應是五百年前左右所書。”

“道友所言極是!”聽到五百年三個字,文士便用讚歎的目光望著陳熙。這幅古帖是他十年前從一個雲遊的道士手中花重金購得,當時就被字帖古樸的氣勢所震撼,料想必然是來自上古時代,極有可能記載著重要的道家心法,他自己也是多年來翻閱諸多書史典籍,字字考證,才勉強將線索推到五百年前。

沒想到今天頃刻功夫,便被陳熙一語點破。

“不過,是哪位古人所書,我就不知道了。”陳熙歎了口氣,“好在字體變化不大,所難隻在草書之變。隻要字字揣摸,再根據內容去印證古籍,費一番功夫,應能知曉是何人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