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房子,楊桐回古玩店取了一幅卷軸,又去銀行取了剛剛到手的嘉慶壁瓶,隨便吃了口飯,便趕去麗春路的市收藏家協會。
今天下午,中州收藏家協會有賞鑒交流活動,那天周方明見楊桐有意,便邀他一起。
收藏家協會雖然是民間組織,但進入有一定門檻,在古玩行眼裏,還是挺有逼格的。
楊桐給周方明打電話,得知他已經到了,便上樓來到三樓最裏邊的會議室。
室內十來個人正在閑聊,圍成一圈的桌上,擺著十多件各式古玩物件兒。
“小楊來了,”周方明看到他笑道,起身對其他人道,“我那個瓷杯就是楊桐撿的漏。”
然後給他介紹,“這位是協會會長石鳳來石老師,這位是朱彥合朱老師,這是秦望秦老師,這是尤磊尤老師……”
楊桐躬身一一問好。
這些人也就虛應著說後生可畏。
“小楊還帶了物件,我瞧瞧。”石鳳來瘦高個,眉毛濃密、眼神深邃,他吐出一口煙,笑眯眯道。
楊桐將卷軸和壁瓶遞過去,“石老師、各位老師,這幅卷軸有些疑惑,請多指教。”
這倒不是客氣話,古玩行講究眼力,他今天就是來漲見識、學東西的,比如他帶來的這幅卷軸畫,通過異能他知道是贗品,卻不知假在哪裏。
相比其他項,古字畫鑒定需要很高深的功力,楊桐在這方麵不太擅長。
把壁瓶帶來是因為協會賞鑒交流得帶真東西,你要是一件古玩都沒有,好意思坐在這裏嗎?
“這壁瓶有一眼!”石鳳來打開卷軸時候,旁邊胖乎乎的秦望看到嘉慶壁瓶,眼前一亮說道。
眾人當即分成兩夥,或者看壁瓶,或者看卷軸。
楊桐對秦望笑了笑,湊到石鳳來旁邊,老頭一邊說道,“老軸,品相還不錯……”一邊打開了卷軸。
這幅卷軸是半年前楊桐在小攤淘到的,看落款是清代畫家何奕軒仿北宋畫家王成的《睛巒蕭寺圖》。
花了楊桐四千八百塊,此前讓集雅古玩店老板李嶽看過,李嶽有些拿不準,但傾向贗品。
得了異能後,楊桐才明確知道自己買到了贗品。
長達一米多的畫卷攤開,撲麵而來是冬日山穀景色,畫中群峰兀立,瀑布飛瀉而下,山丘上建有寺塔樓閣,山麓水濱築以水榭、茅屋、板橋。
楊桐旁邊幾個人粗略看了大概後,都掏出放大鏡看起了細節。
最先開口的是頭發有些卷曲的肖耒,幾分鍾後,他語氣猶疑道,“看不出畫家的筆蹤和筆力,感覺缺乏一些氣韻。”
“我看過幾幅何奕軒的畫,他對樹冠的經典畫法是典型的龍爪形,虯曲誇張,樹幹也多扭曲,以配合樹冠的變形,這個雖然是臨摹,但樹幹的線條畫法似乎有問題……”
周方明若有所思道。
肖耒與周方明都鑒定為贗品。楊桐聽了,暗暗點頭。
最後開口的是石鳳來,他摸了摸下巴,說道,“王成的《睛巒蕭寺圖》山石雄偉秀美,皴染用筆多有變化。何奕軒筆格遒勁,對皴法也頗擅長。
但這幅畫卻沒有用到皴法,比如這個山坡的坡麵,”說到這裏,他指著畫上一處山石。
續道,“坡麵的直峭畫法有問題,而且這幅畫隻有色彩,沒有筆法,這不會是何奕軒的作品,其人行筆間掩蓋不住素描功夫,應該是現代人仿作。”
楊桐仔細聽著、認真看著,連連點頭。
周方明與石鳳來的點評很有內容,這就是他缺乏的東西,楊桐看瓷器玉器尚可,看書畫實在欠缺功夫。
朱彥合笑道,“這仿作倒也下了一番功夫,裝裱很規整,看這裏,還有蟲眼呢。”
大家一起笑,可不是嘛。
楊桐也笑了,當時他就看到那個蟲眼了,年代久遠被蟲子咬出小洞,也是畫作為真的一個證據。
但贗品弄個蟲眼太容易了,他當時入手是因為裝裱,這幅畫的裝裱工藝很古樸。
聽說隻花了四千八,眾人說無甚大礙,就當學習了。
幾個人笑談間,就聽旁邊的陶峰略帶驚訝語氣道,“帶著‘懋勤殿’的龍紋印章,看來嘉慶親自把玩過。”
這邊幾個人當即湊了過去,此時室內又來了十多個人,基本都帶來了物件,大家互相招呼著。
等所有人都看了壁瓶,周方明對楊桐笑道,“小楊,這瓶子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