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橫槊(2 / 2)

李府雖然不是軍營,對府中家將的管束卻極為嚴格,雖然聽出李世民有回護之意,卻是無人敢出頭抗爭。

卻聽李世民繼續說道:“府中規矩不可破,向來比武較量不可下手太重,今次元霸失手,亦當嚴懲。”

看一眼麵色發白的李元霸,李世民忍住笑,負手道:“近日府中有幾件事,元霸原本大病剛好,年紀也小,不當派你去辦事。不過既然犯錯,我將稟報父親,罰你任選一件去做便是。”

李世民已經加冠,在古時就算成*人,更何況手底下已經是有自己的班底,文有長孫無忌,武有候君集等人,在府中地位豈是未成年的李元霸與李元吉可比。

他的處斷既出,唐公也不能不給麵子,李元吉此時驚魂略定,雖然心中不服,也隻得怒哼一聲,轉頭便走。

李元霸原本莫名其妙揍他一頓,心中有些歉意,此時見李元吉如此模樣,卻是後悔自己剛剛下手輕了。

至於被打死打傷的家將,自有人上前善後。

耳聽得場中呻吟聲不絕於耳,李元霸不覺有些歉然。他自己倒是痛快,隻是旁人受罪不輕。

看到李世民絲毫不以為意,他心中更覺奇怪。

史書明明有載,李世民愛兵如子,常常尋常盔甲縱騎於士兵隊中,甚至大將受傷,李世民可以為其吮血療傷,此時本府家將如此淒慘,此人卻是全然不放在心上。

他略一思索,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這個時代貴族世家把持一切,尋常百姓的性命貴戚之家出身的人,哪裏會真正放在心上?李世民現在還隻是個剛嶄露頭角的貴戚公子,不經曆殘酷的政治鬥爭,又怎會真正成熟?此時有些表現失分,才是真正的他。

況且李元吉生性狡猾,又很粗暴殘酷,向來不被李世民喜歡。而唐公百年世家,家大業大,長子建成原本應該是唐公繼承人,掌握李府的一切力量,偏偏次子李世民太過優秀,成年後能自主行事,身邊更是彙集了一批文武良才,隱隱然有與長子建成爭位之勢。

如果李世民能敬事兄長,則一切休提,偏生他也是性格堅韌,行事果決,兄弟兩人不能說勢同水火,總也是針鋒相對。府中旁人看在眼裏,當然是要有所取舍。

到底是忠於大公子,還是跟隨更有才華的二公子,成為李府很多人難以決斷的一樁難題。

李元吉生性狡猾,知道以自己的能力並不被二哥看在眼裏,況且李世民與李建成相比,更加強勢,而李建成極需強援,李元吉年紀雖小,但大家族培養嫡出的兒子,自牙牙學語時就已經開始,已經十來歲的李元吉隻是外表幼稚,其實論起心機城府,隻怕還遠在當年的李元霸之上。

適才李元霸打傷的大半是李元吉的手下,李世民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為下人出頭,與自己的親兄弟反目成仇?

況且李元霸心裏清楚,自己天生神力還遠在李元吉之上,論起純粹的武力,李府武將世家,諸公子都是不弱,卻無疑是以自己為其中翹楚。

前兩年李元霸醉心習武,李府裏的明爭暗鬥也並不激烈,所以根本沒有選擇的概念,而此時此刻大病已愈,天下也要大亂,李府顯赫世家,李淵世家豪傑,卻被楊廣欺負了幾十年,現在楊家要倒黴,江山不保,李家是否有意趁機上位,自然也是不言自明。

最少,要未雨綢繆壯大實力,才是百年世家不論朝代更迭都能繼續強大的根本原因。

李世民當然不知道,自己這個原本全無心機的弟弟,一瞬間功夫,已經動了這麼多心思。

他隻當李元霸重病初愈,一場打鬥又耗了神,見對方有些魂不守舍,便取笑道:“三弟一向自詡英雄豪傑,難道一點小懲就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