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以前還不知道,今日與他一起會議,方才知曉其人其能。
有的人,天生就該位於其它人之上。他的光彩,無論如何也遮擋不住。
隻是敬服之餘,李元霸卻沒來由的一陣失落,一時間竟是呆住了。
“元霸,聽說你最近習武之餘,也在苦讀兵書和史書?”
沒來由的,李淵突然關注起李元霸來。
說來也是尷尬,李元霸文材政略不如李建成,將略心術不如二哥世民,又不象元吉是最小的幼子,平時在李府裏,受到的關注就少了許多。
提起三公子李元霸,最多也就被人稱道幾聲:“李府三公子,好武藝,天生神力,能手搏獅虎。”
今日議事,涉及河東與太原各處的軍情民政,李淵突然關注李元霸,卻引起了不少有心人的注意。
李元霸也是一呆。他今天打定了主意,隻看不說,好生學習這個時代的強者們的謀略與算計,沒想到李淵突如其來的把目光注視到了他的身上。
看到他發呆,李淵鼓勵他道:“不妨事,把你的想法說給叔父們聽一下。”
李元霸倒也並沒有把這一點考較放在心上,從容起身,答道:“孩兒看兵書,隻是習武之餘略略翻閱,並沒有什麼心得和特別的用意。”
李淵稍覺失望,不過也並沒有放在心上。李家已經有李世民這樣的統帥大才,李元霸隻要有一身強悍的武力,也是個不錯的大將之才了。
李元霸原本打定主意韜光養晦,不想亂出風頭,可是心裏不知道為什麼有股不服之氣,怎麼也壓抑不住,當即又拱手道:“況且孩兒覺得,兵書是死的,人是活的。薑尚與孫武寫兵書時的情形,和現在又不能相類比。孩兒看書,隻是看古人犯的錯誤。”
“哦?”李淵極是意外。
李元霸侃侃言道:“行軍做戰,因地製宜不可拘泥古法。至於安營紮寨選擇地形,以已長對敵短,這些一個普通的參軍都能做到,又有什麼出奇?所以孩兒看書,隻是看那古來大將征戰如何敗北,然後從中吸取教訓,免得自己再犯。”
這樣的言論在當時極為新奇,不但李淵陷入深思,其餘在座的人也都麵露沉思之色。
李世民反應最快,片刻之後,便忍不住擊節讚歎:“元霸此說古人不曾有過,卻是極有道理。”
他溫和的笑著,又向李元霸道:“隻是元霸,統兵打仗沒有那麼簡單,為將者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切不可太小瞧了天下英雄。比如符堅征晉,你縱是知道他敗因,換了你做符堅,又該怎麼辦?”
李元霸沉吟道:“符堅麾下兵馬眾多,其實駁雜不堪,心懷異誌的很多,如果換了我……”
他想了半天,終於坦承道:“換了我也沒有辦法,隻能再花十年時間整編軍隊,使得上下一心,不然仍然必敗無疑。”
李世民點頭一笑,讚道:“不錯。所以為將者需學的東西很多,元霸能從敗勢中尋勝機,這種想法已經很是不錯,再加以磨練,定有大成。”
李元霸淡淡笑道:“我隻是個百人敵的材料,李家有二哥學萬人敵之術,已經足夠。”
兄弟二人向來交好,雖然公廳質辯,氣氛倒還和睦。隻是剛剛李元霸引起的眾人注意,已經被李世民優秀的表現所遮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