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陸柏川果然回來吃飯了,還從城裏帶了一個紅燒豬蹄回來,一家人坐在灶房裏邊吃飯邊分享一下自己那邊發生的事情。
陸柏川把那些山匪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這才發表自己的意見。
“那山匪頭子嘴還挺硬,審了半天什麼也不肯說,我明天再去一趟,把他嘴撬開,之後就算被人滅口,也能留下一些有用的東西。”
陸柏川覺得那山匪頭子肯定活不長,尤其是他這邊把消息傳到國都之後,那邊的人肯定有所警覺,在朝廷派的人來之前,就得把山匪頭子滅口。
薑玖娘忍不住道:“審人這事我熟啊!明天帶我一個唄!在家裏待了幾天,有些無聊了。”
狗兒跟著舉手:“還有我!”
見兩人期許的樣子,陸柏川實在沒舍得拒絕,便一口應下了。
反正他們是打算在這裏把肚子裏的孩子生下來的,需要多住一段時間,一直讓媳婦在家裏悶著也不好,還不如出去做點有意思的事情。
薑玖娘想出去也是因為閑不住,這兩天跟村裏的婦人接觸多了,知道昌州的日子還是難過,且昌州這邊的商鋪也沒有像京州和國都那邊會大批量的需要女工,大多還是小夥子更多一些。
更重要的是,那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小夥,還得是跟東家或者掌櫃有關係的人家才能把孩子送出去做事,一般人家的孩子根本沒有那個機會。
張嫂子家的小閨女之所以能拜個賬房
先生做師父都是因為張有為一次偶然幫助過人家,那賬房先生感恩張家,才願意收張家小閨女。
村裏這些人想讓孩子在城裏找個活幹,難如登天。
於是,她就跟陸柏川商量道:“反正我們都是要做生意的,為什麼不能來昌州這邊做呢?雖然這邊發展不太好,估計賺不到什麼錢,但咱們鋪子裏多招女工,給這邊的鋪子做個表率,讓百姓們看見女孩的價值,對自己家裏的女子也能更加寬容一些,這樣也挺好的。”
原主對昌州這邊有很深的感情,對原主來說是唯一給她安全感的地方,自然也是希望昌州能好起來。
薑玖娘都能跑到黔州那種路難走的城池做生意,怎麼就不能在昌州做生意呢?也算是幫扶一下老家,帶動一下老家的發展。
陸柏川知道她心善,希望以自己的力量多幫助這個時代的女子一些,且昌州是生他養他的地方,雖然現在把墳地遷到京州那邊去了,但昌州這邊還是留有祖宗們設下的祠堂,陸家人過個一兩年都會回來祭拜,順便帶動一下這邊的發展也是好事。
“好,等過段時間徹底平靜下來,我們去街上逛逛,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鋪子。”
陸柏川答應得十分爽快,隻要他媳婦想做的事情,他都去辦得妥妥的。
“好!那咱們這次也還是把工坊設在村裏吧,我瞧著村裏還是好人多,她們日子艱難,還能一直幫咱們收拾屋
子,我很願意為她們做些事情。”
既然要開鋪子,那就不能隻靠京州那邊供應,還得做起自己的工坊來才行。
那這工坊自然還是造福自己人要好一些,就像京州那邊的安平村一樣,這樣不僅能幫助村裏這些人,還能發展自家產業,沒什麼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