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兒知道得這麼精準,薑玖娘還是挺意外的。
畢竟柱子家姐弟倆上門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收下柱子也是她臨時才做的決定,事先並沒有跟陸柏川和狗兒商量過,狗兒卻能明白她的意圖,簡直是意外的驚喜。
她雙手捧著狗兒的小肉臉,親昵道:“不愧是我兒子,從小就聰明!”
狗兒嘿嘿一笑,他也是在娘親說想讓柱子給他當伴讀的時候才明白的,當伴讀是假,讓柱子跟著他讀書習字才是真,那麼,娘親為什麼要培養一個小廝讀書識字,那肯定是有大用處了。
且專門安排給他來教,是想讓他們先培養感情,感情基礎好了,以後用起來可信度才更高。
陸柏川也很意外狗兒能明白薑玖娘的意思,瞬間明白了媳婦整天掛在嘴邊的那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也更加明白了媳婦堅持帶狗兒出來遊曆的想法是多麼的正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很多書本上學到的東西都能具體化,能夠幫助深入了解,也能讓孩子在實踐中得到成長。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成長是孩子自己悟出來的,而不是父母天天耳提麵命地教出來的,這二者區別真的很大。
狗兒能長得這般好,有九成九都是媳婦的功勞。
第二天中午柱子就來了,薑玖娘並沒有說要培養他的話,而是直接讓他跟著狗兒,完全由狗兒支配。
狗兒做出嫌棄他不識字的樣子,先教他識字,自己在一旁看書。
教人識字這方麵他已經很有經驗了,並沒有太大的壓力。
陸柏川抱著閨女,帶著媳婦出去考察市場,既然決定要做生意,那可不是心血來潮想做就做的,還是要看看國都那邊的人更喜歡吃哪些東西,才能考慮往那邊運輸。
這段時間正好入冬,天氣冷,運輸這些海鮮最是方便。
薑玖娘在街上看了一圈,都不是很滿意。
街上商鋪裏賣的大部分是幹貨,鮮貨也有,但都是從百姓手裏收回去的。
與其在商鋪裏買,還不如直接百姓家裏買,這樣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賺了一圈下來,薑玖娘瞬間改變了主意,說道:“咱們在這邊賣陸黑鴨,然後把海鮮拿到國都去賣,可以開一個專門的幹貨店,還能給大嫂的酒樓送些去,到時候開發一些海鮮的美食方子,不愁生意不好。”
“至於咱們這次要寄回去的貨,一會兒回去問問柱子,他們村裏應該有不少人願意接這個活。”
薑玖娘把自己的想法一說,陸柏川點點頭說道:“不錯,不過鮮貨運輸過於麻煩,我覺得我們可以在這裏開一個加工坊,可以把鮮貨做成半成品,在保證食材不變味的同時還方便了運輸,這樣還提高不少效率。”
“對對對,辦一個加工坊是很有必要的,但這些都要等這次寄回去之後國都那邊給了回饋之後我才能決定做什麼好,我這裏倒是有不少加工的方子,就看國都人喜歡什麼了!”
薑玖娘很是高興地回應,以前生意的事情都是她自己一個人想辦法,現在陸柏川出的主意也能跟上她的節奏了,她就會覺得輕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