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1)

真定府石邑鎮,距北境不足百裏的一座小城鎮。

熊熊大火燎亮了半邊天空,凶悍的叱喝聲和絕望的慘叫聲交彙一片,令探出頭的百姓又驚嚇地縮了回去。

那處遭難的院落邊,一名少女嗆咳著,狼狽踉蹌衝出角門,逃向黑暗中。火光映照出少女滿麵的驚怒悲痛,但她眉眼依然清雋,有種說不出的溫柔婉約氣度。

兩名山匪緊銜其後,一人叫道:“小娘子莫跑!我們郎君不會虧待於你!”

另一人則道:“秦藜,你若真離了這裏,才是自尋死路!”

這個叫秦藜的少女忽察覺什麼,急急叫道:“阿榆,阿榆!”

山匪一驚,忙四處看了看,怒道:“你少拿榆娘子嚇我們!便是她在,今日也救不了你!”

秦藜不說話,定定地看著山匪身後。

山匪驚悚,正要回頭看時,脖子忽然一涼。

他們倒下時,才看到身後多了名十七八歲的少女,容貌清靈美麗,彎彎笑眼天真討喜,手中卻閑閑地把玩著一把滴血的剔骨刀。

她的目光掃過被火焰吞噬的秦宅,依然在笑著,隻輕聲道:“連他們都敢害,嗬!大約我的刀,還是太鈍了……”

她的笑容純淨,神色清淡,但周圍的空氣卻在她言語之時莫名冷凝下去,烈火燎起的熱浪撲來,竟無法讓她身周的冷意有半絲波動。

秦藜已支撐不住,喚了聲“阿榆”,人已軟倒下去。

“藜姐姐!”

阿榆動容,抬手將秦藜

抱住,盯住她鬢發間緩緩滲到額際的一縷血跡。

秦藜捏緊阿榆的袖子,卻似已看不清眼前情形,隻努力睜大了眼睛,悲愴說道:“阿榆、阿榆,帶我去京城,找、找沈家……”

秦藜暈了過去。

阿榆抬手探了探秦藜的脈門,神情略鬆,隻皺眉沉吟。

“京城?沈家?藜姐姐是記掛著和沈家的婚約?還是想讓沈家幫報仇?京城……”

阿榆看向遙遠的南方,那雙小鹿般美好純淨的眸子,轉瞬變得又黑又冷。

南方,京城的方向,正沉沒在暗夜中,不見山,不見水,漆黑一片。

“終究,要回京城了麼……”

少女低低啞啞的嗓音,冷風般飄散在黑夜和火焰中。

火焰正盛處,有叱喝聲伴著匆促的腳步聲由遠而近。

“那邊,她逃往那邊去了!”

阿榆冷淡地扭頭看了眼,低聲咕噥:“麻煩!”

她扶抱起秦藜,一個縱躍,消失在黑暗中。

片刻後,一個身著墨色錦衣的少年領著一群蒙麵人奔近,發現倒在地上的兩名山匪,怔了下。

其中一名山匪忙上前檢查,已吸了口氣,吃吃道:“郎、郎君,他們應是死於剔骨刀下,怕是、怕是榆娘子下的手。”

少年大怒,罵道:“這個吃裏扒外的小賤人!學了幾日廚藝,就忘了自己根本,以為自己也姓秦了?有本事一輩子別回來,不然看我怎麼收拾她!”

他身後的山匪垂首,悄然看了眼少了三根指頭的手,打

了個寒噤。

真和榆娘子動手,還不知會是誰收拾誰。好在郎君上麵,還有當家的……

一行人不敢久待,匆匆離去。

附近的居民終於敢將院門推開一條縫,悄悄向外張了一眼。

隻一眼,便忍不住喟然長歎。

秦家,完了。

1、

美食探案文。

偽純良的凶殘小廚娘&偽腹黑的溫潤審刑官。

2、

“我不服這天地不仁,豺狼遍野,偏要活得神憎鬼厭。可世間偏有你,有你們,總叫人記起,這世間,原來叫人世間。有你們,有人味。”

這是一個從地獄中爬出的女孩,重回陽光之下的故事。

女主是個偽裝成小白花的黑罌粟,茶言茶語,柔弱示人,實則刁鑽虛偽,凶殘有毒。

3、

官製、地名、稱呼等相關背景參照北宋初年,但故事架空,咱不摳細節哈~

4、

存稿期間已簽影視改編,大概或許可能很快會啟動電視劇,所以本文不會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