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願護你身心俱安-1(1 / 2)

但她再沒想到,命人將阿強身上的包袱取下時,旁邊有人應了一聲,竟是沈惟清一身素服,微微笑著走上前來,抬手提起包袱。

“放廚房?我已讓人將那裏收拾幹淨,鍋灶都換了你素日順手的。”

跟數月前比,他瘦了,也白了,眸子也似比原先深邃許多。但抬眼看向阿榆時目明神澈,有不加掩飾的愉悅和歡喜。

阿榆有些懵,“你怎會在這裏?”

沈惟清隨她往內走著,輕笑,“家裏也是素齋,嚐著寡淡得很。壽王殿下說你準備在這裏做些肴饌,我豈能錯過?”

阿榆“嘖”了一聲,沒有說話。

算來二人已有數月未見。

雖說服孝,沈府現有家主沈世卿,沈惟清在安葬祖父後,行動已沒那麼多的限製。雖不宜訪親拜友,不宜踏足青樓瓦肆,但尋常去衙門或處理公務完全沒問題,去阿榆那種小食店吃個飯也無妨。

但阿榆偏偏跑去了禦膳房,難得回食店一次,通知了秦藜卻不讓通知他,硬生生這許多日子不曾見一麵。

沈惟清心裏估摸著,小娘子對壽王說的才是真心話,她是真的後悔答應等著他了。

好在他早已習慣他家小娘子的喜怒無常和口不應心,倒也不生氣,見阿榆開始在廚房裏忙碌,便兢兢業業地給她打著下手,絕口不提二人之間隱約的裂痕。

壽王遠遠瞧見,心下更念柳娥的好。

他雖迫於皇命另娶妻子,可到底負了她;她數年

不見天日,偶爾見個朋友,竟落個幽囚的下場,他更是對不住她。

然而柳娥再難過再傷心,也不會為難他,還強裝出笑容安慰他……

懂事得讓他既心疼,又心酸,無論如何也無法忽略她。

為她愁,為她憂,為她努力,為她奮鬥,直至為她收拾起所有恐懼和搖擺,要往那無上之路走一走。

壽王並不曾注意到,沈惟清給阿榆遞菜盛水、擦汗理鬢之際,身體發膚相觸,許久未見的疏離已在不知不覺間化作了纏綿曖昧。

阿榆再次撞到沈惟清遞食材時“不小心”靠過來的胸懷時,她磨了磨牙,舀了一勺滾湯的熱油,警告地瞥他一眼。

以前怎未發現,這郎君有如此無賴的一麵呢?

沈惟清卻深知這小狐狸精口角利,爪子更利,忙閃到一邊,笑道:“娘子,為夫錯了!”

阿榆隻覺其言語油滑,還要瞪他時,才覺他唇邊雖有笑,但黑眸深深,分明有隱忍的不安、苦澀和無奈。

她心頭抽痛了下,想指責他的言語不覺吞了回去。

她垂首,將油放回鍋裏,看油熱了,接過沈惟清手中瀝幹水份的水麵筋,放入油中,熟悉地先放油鍋裏炸了片刻,撈起瀝油,再取過醬料,炒出香味來,下入炸好的水麵筋,略一焙炒,便聞得似麵香又似肉香的氣味散了開來。

明明是最常見的食材,隨處可見,偏偏經了她的手,哪怕不用一滴葷油,都能碰撞出異樣誘人的

鮮香。

隨即阿榆又做了酥黃獨、金玉羹、茭白鮓、藕梢鮓、瓜齏等吃食,裝了滿滿一食盒。

沈惟清不待她說起,便提在手中,隨她一起去玉泉觀。

酥黃獨是以取上等的竽頭蒸熟切片,再將香榧子、杏仁研碎,拌入醬汁,與麵粉調和成麵衣,裹於竽片之上,入油鍋炸成。

金玉羹,即用金黃色的栗子片與玉白色的山藥片所煮的羹。

正經的金玉羹,需以羊肉湯與其同煮,阿榆做的既是素食,自然隻能以素湯調製,卻是加入了她自己熬的高湯和蕈粉,不僅入口鮮美,湯色金玉分明,也比羊湯製的更清爽怡人。

茭白鮓、藕梢鮓、釀瓜卻是阿榆借著在禦膳房的便利提前做出來的,都是尋常小菜,難得能做得辛香馥鬱,層次飽滿,且易於保存,尋常時拿來就粥、拌飯都極好。

穆清真人許久未見阿榆,此時見她與沈惟清聯袂而來,大感安慰;

再看那些菜式,無不合自己心意,那張冷肅端莊的麵龐也露出一絲微笑。

聽聞阿榆要見柳娥,她很快應了,卻將沈惟清逐出了觀外。

玉泉觀不允男子入內,如今放他進去見了一麵,已算是給阿榆天大的臉麵了。

阿榆也是應壽王之請,才來看望柳娥。但在她看來,柳娥美貌強大,壽王是不是派人過來看她,她都能活得很好。

果然,柳娥見了她,問了外麵之事,便道:“大丈夫理當如是。身為皇子之尊,

唯唯諾諾,說好聽些是韜光養晦,說難聽些就是卑弱無能,若不早做打算,如今囚困的是我,未來囚困的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