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1 / 2)

“她沒有做錯什麼。但是林言,這裏不是你那裏。在這裏,像這種娘家不管出嫁女的案例比比皆是,大姐能和離,是因為我們沈家如今有了足夠給她依靠的力量。若這份力量早三年到,大姐甚至不會生下那兩個孩子,就能幹脆的跟何世和離。

可三年前,沈家沒有這份能力,甚至不敢提出讓她和離。知道何世人品不好,也隻能惋惜她嫁錯了人,可即便大伯一家再如何心疼大姐,卻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她受苦,而無能為力。

這一切,皆是因為她嫁給了何世,便算是何家的人,娘家能插手,卻也管不了許多了。”

所以,史氏選擇殺人而不是和離,隻是因為,她無法和離。

即便她和沈如安一樣勇敢的站了起來,說要和離,可誰給她撐腰?又能是誰,來幫她要到和離書?

沈如安能有一個百裏堂胡攪蠻纏的將人打一頓,將沈如安該得的東西和孩子都搶過來。

史氏有嗎?

如果娘家不能支持她,那麼她什麼都沒有。

如果她敢站出來說要和離,那麼下場便是再挨一場更狠的打罷了。

而沒有和離書,她便是張家的人,即便逃到天涯海角,她也是張家的人。

更何況,她一個弱女子,還能逃到哪去?

這些,林言都知道。

所以,她站出來,其實是想做這個幫史氏出頭的人。

如果史氏願意,她可以幫史氏爭取一下的。

可史氏拒絕了她。

她這麼跟沈靖安說了,沈靖安也是一愣。

他隻當史氏被逼得無可選擇,但既然林言已經明確的表達過可以幫她,為何她還毅然決然的選擇自殺?

他想了許久,最後也隻想出了一個可能:“也許,她隻是覺得不能和離呢?”

林言是誰,史氏肯定知道的。

當初沈如安和離,事兒鬧得還是挺大的。

畢竟,她也算是最近這些年裏,第一個成功和離,還帶走了她掙下的財產,且把她和何世的兩個孩子都帶走的人。

和離也不是沒有的,但很少很少。

而和離還帶走孩子的,那就更少了。

當初這件事情,就鬧得南溪鎮人盡皆知,沈靖安懷疑,德溪縣隻怕也都聽說了。

所以,史氏要是有心,打聽一下就知道了。

她若願意,來求一求林言,林言肯定會幫,她是個看不過別人受苦的。

而她如今和顧家劉家的關係,再加上百裏堂,完全有能力幫史氏和離,且她也和史氏透露了這一信息,表示她願意幫助史氏。

可史氏還是寧死也不願意找林言求助。

這便說明了,她壓根沒想過要和離。

嫁雞隨雞,嫁了便隻能認了。

是的,正是這種想法,才是林言完全不理解的。

知道這裏和現代不同是一回事,而當真遇見了,依然無法理解。

為什麼會有人覺得,貞潔比死,更重要?

林言完全不能認同這樣的思想,她所接受的教育,讓她根深蒂固的認為,自由的活著,有尊嚴的活著,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是可以推翻和抵製的。

貞潔是什麼東西?

嫁了人就得完全聽從婆家的安排?